这是东霞思维拂尘记的第1002篇原创文章,
字数895,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
我是东霞,40岁前,无知无觉,混沌迷茫;40岁后,转变思维,平静淡然
最近看到张伟的新闻,他救了4个人,已经体力不支,他知道自己可能回不来,但还是给劝他别下水的母亲磕了头,毅然下水去救第5个人,后不幸昏迷,所幸被人救起,现已痊愈出院。
他很伟大,得到社会各界的表彰,理所应当。
但看到之前也有这样的救人英雄,因此而丢了性命的,比如孟祥斌、高武等等,可惜可叹。
如果救回的是无意溺水的人,还好,如果是一心求死的,或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烂”人,那么,用一个如此英勇、正能量的人的生命,换他们的命,值得吗?
一定有人说,值得,这是这个年代需要的“精神”。但换个角度,这是不是干涉他人的因果?是不是
“得不偿失”?
如今一片喧嚣,一味肯定表扬,却少了其他三个救人的英雄,少了把英雄救上来的“英雄”,所以,为什么呢?
*******************************
“生命到头来是一场归乡之旅,每颗躁动不安的心,都在苦寻着回家的路。”
这是电影《心灵点滴》开头的一句话,每个人的生命,最终都会归于尘土,只是早晚不同、过程不同而已。
男主像堂诘诃德一样,独自反抗着整个社会,用他的方式带给病人积极向上、乐观快乐,可他自己,却只能暗暗咽下苦涩、难受、阴影。
据说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他的确伟大,但我却总感觉他活得太辛苦了,他很聪明,也善良,可总不被他人理解,总会受伤害,直至他最爱的人,间接因为他的善良,被坏人杀害。
他给世界的太多,而世界回报他太少,他们是伟大的人: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当别人打你左脸的时候,你把右脸也给他;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世界对他们不公平,难道伟大一定要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吗?
我们从小到大受的教育,就要像雷锋一样,像孔子一样,像杜甫一样,要忧国忧民,要舍己为公,要无私奉献,要先人后己。
无论学习、工作、生活,都不能谈钱,一旦谈钱,那就庸俗了,格局小了。
如果你总是先为自己着想,那就是自私的小人。
我们总在用自己的包容、辛劳甚至伤害,来换得别人的一个“好”字,要做一个好同志、好妻子(丈夫)、好孩子、好父母、好同事、好朋友——好人,
直到某一天,油尽灯枯、化为尘烟……
只是为什么: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
我老家村里,四个同龄孩子的父母,唯有那对当年虐待父母——关在小黑屋、不给饭吃的夫妻,还好好地活着,其他三对,要么走了一个,要么双双离开。
是老天没长眼吗?还是要让他们在人间多受点苦?
要做“好人”还是“坏人”?值得吗?
你怎么看?
文|东霞
极简思维创新人
充满好奇心,探索新领域,
成为创新思维引领者
脑中有图心中有数脚下有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