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创业
驳【凭什么“人民的名义”肆意丑化警察?】一文

驳【凭什么“人民的名义”肆意丑化警察?】一文

作者: 南宫一叶 | 来源:发表于2017-04-06 17:37 被阅读0次

文/南宮一叶

        最近“人民的名义”这部反腐题材的电视剧火得不行,极大尺度,豆瓣9.1分,老戏骨撑戏,达康亮平育良各种圈粉,50家大型投资公司出逃,片酬远不及小鲜肉等各种关键词频现各大媒体头版,鄙人觉得这些都很正常,媒体写写说说八卦一下某种程度上说我们跟着他们也习惯了,就在今天早上,我在朋友圈看到有篇文章在转发,篇名叫:凭什么“人民的名义”肆意丑化警察?(以下简称文章),随手打开拜读了下,一看完我就坐不住了,昨天晚上看《人民的名义》都还看到凌晨4点,回想下感觉不对啊,文章简直胡说八道,再看还是原创,我更坐不住了,想想哥这几年在中国前三的法律学校也不是白混的,就觉得转发的这篇文章表面上是为警察呼吁不公,但其实这才是对警察不公平,接下来想说的话不代表任何组织和他人,仅代表个人观点,且截至发文时电视剧更新至16集,总共55集。

人民的名义剧照

一、文章是原创的,那么原创的这个人到底是谁?是做什么的?是出于什么目的?鄙人调查了下,原创是一个娱乐平台类的微信公众号,在此不点名,而并不是警察本人,那么是出于什么目的?其实很明显,网友这几年新闻看太多多少都懂了点营销术语,有些甚至还很专业,网友可以很轻松的揭开原创你的动机:打着呼吁公平的旗号想借势营销炒作,想分杯网红经济的羹,但有些势是不可以借的,所以文章里的内容并不代表人民警察的声音,而我们亦不要先入为主的认为警察在抱怨,这对他们不公平!

侯亮平思考

二、文章原创还是有点软文写作功夫的,对于文章我们来看3点:

1.好的标题对于软文是否成功传播有效是一个重要标志,甚至有时候在游戏规则下起决定性作用,我们来解剖下文章标题,开头的三个字“凭什么”可谓是开了好头,当人们一读这三个字首先就有种义愤填膺的感觉,也有丝丝不公平的感觉,这就先定好了一个要看下去的基调,再看“人民的名义”,现在这本身就是个热词,高频词,加上电视画面的不断灌输,只要一看到带有这词的文章都会潜意识的多留意下,都存有看看的好奇心,然后来看看“肆意丑陋”,这可是和开头凭什么首尾呼应啊,用词利落决断,直接把读者带入文章里面,而且还给读者填了点油加了点醋,使其情绪化,最后是“警察”,为什么是警察,而不是叫凭什么人民的名义肆意丑化市委书记或者其它?所以原创抓住了人们的痛点,剧中的警察在往反面去倾斜,人们心中自然印象深刻,更易形成意识反差,另一方面,警察群体数量亦比较庞大,更能引起共鸣达到广泛传播,以上原创真是字字珠玑,别出心裁啊。

2.文章内容要如何吸引读者,用流行的话来说叫有图有真相,夹叙夹议参与互动。来看这文章内容,有朋友圈评论截图、有所谓的常识、有数据、有分析有议论、有用烈士图片拼出来的警徽、还有案例、还有加粗体名句: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他们在负重前行!彻底缴了中国警察的械!更有结论:所以,这决不是“人民的名义”,而是以某些势力的名义,来摧毁中国的社会安宁的大局!中国警察毁了,中国的稳定就毁了,随之就是中国的混乱!这才是他们的目的!善良的中国人,国家混乱,遭殃的就是我们!当我看这些的时候我真的想笑,原创前面的铺垫什么都有,确实可以让很多网友相信和转发,不过你的结尾实在太烂了,你好像把军队忘了,军队和警察是两个概念,但他们都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是保家卫国保卫人民的战士!所以原创请自重,你不能代表他们,更不能随意发表所谓那些向国家和人民抱怨的声音而造成误解,这对他们不公平!

3.在软文界,文章的阅读转发,点赞和评论代表着文章的传播效果,文章阅读量10W+更能抓住人们从众心理获取信任感,再加上网友的神回复,比如调侃公安局拍个什么人民的盾牌和最高检互怼之类的评论,简直一发不可收拾,出现了各种版本的人民的XX,我想原创你的目的应该达到了吧,尽管显示的评论大多被你引导后有一片倒的现象,但我相信更多网友是清醒的,而且后面会有更多的网友理性起来,所以最终原创你的别有用心亦会以人民的名义浮出水面而被“审判”。

人民的名义

三、如何评价“人民的名义”。关于该剧,评论可谓是众说纷纭,网友评价角度之多,官媒和各知名媒体也有专题报道,不管如何,鄙人觉得这绝对称得上是一部好剧!其它不做过多赘述,但是可以说说关于该剧3个方面的理解和看法。

正义的力量

第一、关于该剧的初衷问题。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不是为了展示腐败,而是为了反映腐败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伤害,给大家以警示和启发,亦表决了我们国家坚决打击腐败的决心!网上有些所谓的抬高最高检形象刻意贬低公安跑腿之类的评论简直就是极其不负责的,纯属无稽之谈,而我们的警察同志是更不可能发出上述文章里的观点和声音,所以有些网友们需要更多的独立思考,不然“好心”办了坏事,无意伤害了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二、关于该剧的细节问题。该剧案例更加贴近现实,也做了许多细节的加工,包括对现实素材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艺术加工,所以如果我们还用平时看快餐电视剧的那一套而不去细细品味剧中的“人性”和“反腐心里历程”,那可算是得不偿失啊,举个例子,有网友认为现实中的公安厅厅长是不可能给陈岩石老头子挖土的,就觉得细节失真,其实这个一方面不能用自己所谓的主观臆测立即下判断就说不可能,有些人就会受利益驱使做出你想不到的事情出来,官场中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毕竟我们对官场的映像大多还停留在历史的印象里;另一方面,有些细节也不应该断章取义时被迅速放大或者上升到某一很高的层面,比如该剧里的省公安厅厅长形象只是公安厅里的个案,并不是所有的厅长都是这样,所以我们有些网友需要自己的判断,骂是需要骂的,但可以不用全骂,以免被被人煽动和利用。

第三、关于该剧的教育意义。鄙人想说的并不是警示当官的不要腐败的教育意义问题,这是最基本的,而是我们老百姓大众在反腐工作里的教育意义问题,尽管该剧截至目前只播放了1/3左右,但是我们却收获了不少,一方面,我们百姓极大多数是不知道政府是如何运行的,组织是如何架构的,也不知道政府领导的分工和职责,信息很不对称,某种程度上百姓的监管和震慑名存实亡,这就给腐败留下了空子和滋养的土壤,而现在我们在该剧里可以看到省委书记和班子的日常,这很难得,而不再是新闻联播里旁白画面而已;另一方面,我们百姓在面对政府里面的腐败问题束手无策时,该剧亦提供了些许办法,比如光明分局局长程度滥用私权扣押郑西坡,郑胜利就用网络将其行为曝光,最终解救了父亲,此外还积极从法律层面提供了蔡成功没有召开股东大会和山水集团补充协议无效的重要线索,这些都对我们百姓和黑暗势力周旋有指导意义。该剧里有许多我们知道的,更有我们许多不知道的,这些都得细细品味。

最后,鄙人希望文章原创不要中伤我们的最可爱的人警察,让他们躺枪被骂!同时更希望《人民的名义》该剧对我们国家的反腐工作产生更多更大积极的影响和贡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驳【凭什么“人民的名义”肆意丑化警察?】一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mq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