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指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处暑前后贵阳的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至三十度,伏旱延续,倍感“秋老虎”的余威。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处暑节气,气侯逐渐干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想到很久没用单反了,准备在处暑节气拍摄几张,可是热得不想远行,于是带上相机和手机,出门逛家门口的超市。
现代人出门越发懒了,出门就一个手机可以应对通讯拍摄和买单。所以很久没按相机快门。举起相机,从镜头里看见不时有居民走进超市。
家住云岩,下楼没几步,便是一个惠民超市。云岩区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以及“菜篮子”工程建设相关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公平共享,打出系列“组合拳”,不断推进惠民生鲜超市建设,全力解决市民“买菜难、买菜贵”难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惠民生鲜超市的出现,让市民买菜更方便、更便宜、更放心,农产品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助推全区农产品流通领域向中高端商贸业发展。通过超市体系建设,云岩区积极开展“农改超”工作,改建成的惠民生鲜超市改变了以往农贸市场个体分散经营的模式,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连锁经营,不仅改善了购物环境,保障了食品安全,还实现了整体销售额的上限入统和税收增加,实现了原农贸市场经营模式无法体现的经济贡献和社会效益,从根本上促进云岩区农产品流通企业促进商贸业转型升级,向中高端商贸业发展。“菜篮子”、“果盘子”丰富了,价格也下来了。价格不高于本市同期批发均价的30%,还低于周边大型综合超市的生鲜产品的价格水平。
民以食为天,“菜篮子”虽小,却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关系到民生的根本,是老百姓衡量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城市“温度”的关键指标。老百姓手里拎的“菜篮子”,始终是云岩区关心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
晚上去渔安书院写字。和长巍、潘兵商量,想写一幅对联,问我写什么内容,忽然想起马宏明老师从前教过的:“司马文章元亮酒,右军书法少陵诗”。他们说这都是极好的东西,就写这个吧。想起白天所逛的超市里的林林总总,那些超市里的蔬果新鲜水灵,茭白茄紫,生机勃勃,如同这处暑节气,人间烟火,热气腾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