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在很久之前就知道努力被贴上了“假装”的标签,却不知何时起,孝顺也和“假装”挂钩了。
前一阵子听一个下学期就大四的学姐说起一个事情,有所触动。
她们宿舍今年三个人留校兼职,赚钱为父母减轻下学期的学费,还有一个人回家,按照她自个的话来说就是“这是最后一个暑假,需要多陪陪父母,以后工作了机会就少了,我还是觉得陪父母比赚钱重要”。
回家当天配图自拍和火车,发朋友圈“回家陪老爸老妈咯”。笑面如花的照片下面,千篇一律的赞美。
结果没多久学姐就听到她回家啥也没做,还和父母吵架的消息。真假不去评价。
确实有一部分人喜欢用孝顺标签自己,其实真不孝顺,而更多的人只是用孝顺安慰自己。
-2-
想来其实挺打脸的,本来假期我也不打算回家,后来回家的理由是我奶奶。我想回家多陪陪奶奶,下学期备考研究生可能就真的没时间了。
可是回家和奶奶待不了几天就会拌嘴吵架。她嫌弃我什么事都不做,还总看电脑,好吃懒做,我嫌弃她整天说说说,不理解我的梦想,耳朵起疹子了。
偶尔一个人宁愿蹲在楼梯口,也不愿去找她要钥匙。
好像天生八字不合。
但是每次吵完架我都一个劲地哭,不是因为委屈而是因为真的觉得自己错了。
和老人吵架不论理由,都是错的。
自我标榜的孝顺,啪啪啪打脸,生疼。
回家陪奶奶,安慰了自己一时,却终究不会长久。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够孝顺。

-3-
前一阵子我发了一篇推文,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给爸妈疯狂打钱,带TA们去想去的地方,也着实秀了一把孝顺。
“这个假期带母亲去海边”,想来又是一句空话。
不过当时妥妥给自己安慰到了。我都能感觉到海风了。
但是我也不过是个大多数,和大多数人一样,有真孝顺的心,践行着“假”孝顺。
知易行难。
大多数的我们总是给自己定下豪言壮语,一定一定要对父母好,却在吵架的时候忘却了。依旧允许自己懒惰,不会早起做早餐,还安慰自己没事,在身边陪伴就是最大的孝顺;依旧允许自己脾气大冲天,还说服自己道歉买了礼物就会被原谅,谁还没有脾气呢;依旧不会扫扫地,陪他们逛逛街,还用各种理由让自己心安理得。
做不到真的孝顺,但是又不想承认自己不孝顺,所以各种安慰自己。
这样的安慰有时候还会收获赞赏,简直双赢。
-4-
为什么假装努力,因为想成为努力的人,那为什么假装孝顺,因为想要成为孝顺的人。
这个世界除去没心没肺的小部分,大多数人都想要做一个孝顺的人,但是只有少部分做到了真的孝顺。
无意间看到这么一段话:
你知道全国最孝顺的地方是哪里么?
有人说,是南方,有人说,是北方。
其实都不是!
是朋友圈里。
现实却入骨。
孝顺不是说说而已,也不是做个样子给自己看,给别人看。
孝顺是用心,而不是用嘴。
和假装努力的人一样,我也越来越相信,真正孝顺的人从来不会觉得孝顺需要说出口,对父母好,不需要一个硬性的承诺。
记得他们的生日;懂得体谅他们;接受批评,不顶撞他们;假期给他们做做饭;小事上都顺从;玩手机被说的时候,立马放下陪陪他们;每年陪他们去一次远方,经济允许;多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生活,不让他们感觉不被需要。
很久之前看到一个说法:
“假使你的父母现在60岁,父母余下的寿命是20年,并且你没有跟父母同住,那么,你每年见到父母的天数,大概是6天,每天相处的时间大概是11小时!所以: 20年×6天×11小时= 1320小时,也就是说,你和父母相处的日子只剩下55天……”
算一算,陪父母的日子不过百天,加之人这一辈子,意想不到的事儿太多,有点儿后怕。
所以不想假装孝顺了,怕来不及,也怕想不到。
作者简介:忘川,文艺女学生,我有很多想去的地方,有一个关于流浪的梦想,喜欢三毛。
简书专题推荐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