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年展览(138):书藏楼美育系列展:大闹天宫——中国的“

2023年展览(138):书藏楼美育系列展:大闹天宫——中国的“

作者: 柳书岫 | 来源:发表于2024-01-31 09:06 被阅读0次

此次去宝龙美术馆主要是去看美术馆书藏楼美育系列展:大闹天宫——中国的“神仙谱”。这是此展延后的倒数第二天。

展出的是美术馆馆藏戴敦邦先生水墨作品《大闹天宫》作品,令人感叹。

在这个神话世界中,那些灿若繁星的"角色"不再是上天入地的"散"仙,他/她/它们被故事串起来的复杂关系恰好构成了一个植根于文化底层的似人的族群,在解构这个斑斓纷呈的世界。

展览分四部分:

一、神奇动物

中国可谓是一个"众神的国度","大闹天宫"的主角就是一只"来历不明"的"石"猴,而在《西游记》之前,从"朝三暮四"到唐人传奇不断出现,其中对猿与猴的描写总不免暗黑而类"妖"。小说中"孙悟空"的形象仍可此前的痕迹,但在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或许与造型的雅致化"漂白"有关。猴子之外,先人们还会将日常所见、不常见或想象中的禽鸟走兽神化,把现实社会中的名份转赠给它们,制造出一群"神奇的动物"。

二、四时的神明:

《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但那只是思想的抽离,与他借以思考的事物并不相等。观天象,知风雨,需要对自然运行情况观察、规律总结,以应用到日常生产生活中。天行有常,先人将那些自然现象神化转过来为人世间服务,对星辰、时刻的命名也就成为对自然祛魅以构建新秩序、掌握它神秘能量的过程。

三、日月星,天地人:

"三光日月星,三才天地人"。明白了"天人之际"、明白了天与人的不同,先民就从未真正地放弃"自我","万物有灵"是一种关系认识而非排他性信仰。"大闹天宫"中让人眼花缭乱的角色,有本土的也有外来的、有被官方认可的也有民间流传的怪力乱神,种种毫不违和地杂糅在一起,这是否与作者吴承恩所处"三教合流"的大背景有关暂且不论,但"神仙"们却生动地标记着我们朴素的时空观和差序格局。

四、神仙谱:

在“大闹天宫”中出场的每一个角色都不是扁平的无名之辈,作者把复杂角色关系网藏在故事情节中,向世人递上一卷独属于华夏文明的神仙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年展览(138):书藏楼美育系列展:大闹天宫——中国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fe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