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环保形势很热,参与的主体增多,大家的情况往往是面临选择问题。我在私企工作,从几个维度出发,主要谈谈在私企求职和工作的一些体会,也许对大家选择单位有一些参考价值。
企业基因种在骨子里
企业的基因在创业初期就奠定了,主要与老大的风格与气质非常相关。老大出自草莽,他周围就会吸引一批这样的合伙人或高管,他看问题都是基于现实需求,通常是短视的。老大出自科班或名门,他通常更务虚一些,有一种情怀在里面,周围就会吸引高大上。 另外,企业基因与公司最开始的业务模式相关,有的环保公司原形是投资型(北控水务、首创股份),有的是产品型(碧水源), 有的是工程型(博天环境、万邦达)。公司的第一桶金攫取的哪里,第一口蜜在哪里,哪里就永远打上烙印。尽管这些公司通过资本手段,投资或并购,能补上各自的短缺板块,但骨子里它的原形是不会变的。
企业文化是发展的纲领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愿景是公司要成为什么?使命是公司要做什么?价值观是公司上下思考、做事和决策的基准和方法,对资本、人力的态度。企业文化浸润到公司的各个方面。
人才是企业的常青树
企业高管决定公司发展方向。高管的年龄结构就决定了拥抱变化,吸收新思想,接受新事物的的可能,高管团队中70后,80后的占比可窥一斑。高管的出生和经历是否专业体现出决策水平。高管的服务年限可以窥见创始人的眼光、胸怀和分享精神。有些公司的高管像走马灯,1-2年变化一批,何谈战略稳定与持续,每一次都推到重来,来回反复折腾。
企业中层决定公司的发展速度。中层的年龄结构、性别组成,如果发现具有某一特征,那底层就有深层的原因,可以看出公司用人的理念,基于才德,还是其他。
企业扩张才有前途
企业快速扩张发展,就会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支持,产生更多的晋升职位,一批年轻的同志走上技术管理或领导岗位。纵向扩张,晋升职位大多有内部人员递进;横向扩张,晋升人员主要靠引进。优秀企业大部分的人才是靠自己培养的,除非公司开拓新的业务方向,有空降兵或空降团队的进入。
直觉往往错不了
企业的气质和味道让员工是否滋润和舒服。这项一方面难以用语言描述,就是第一直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和体会公司的前台和人力是否专业和热情,对客人是否尊重,有无体现出列行公事的感觉。另外,观察一下公司对新事物的态度,有微博、微信公众号没,有的话是否有效传递了公司的价值。
上面的一些思考和总结仅是一家之言,可供商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