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碛口古镇

碛口古镇

作者: 一起分享一起浪 | 来源:发表于2019-05-05 17:01 被阅读0次

碛口。

      镶嵌在黄河岸边,曾经舟楫叠岸的水旱码头,吕梁山深处的古镇、古渡口。

      碛口因其下游的大同碛而得名。“碛”,是指水中由沙石堆积而成的浅滩,大同碛又名二碛,黄河第一碛就是闻名遐迩的壶口。黄河穿行于晋陕峡谷之间,当流经临县卧虎山前时,汇入支流湫水河,水量骤然增大,但四、五百米宽的河道却因为遭遇大同碛而收缩到不足百米,狭窄的河道与十余米的落差使得方才还平静婉约的黄河水奔腾怒嗥浊浪滔滔,形成一处险滩,以至于“黄河行船,谈碛色变”。

       在过去交通落后的年代里,碛口以上的黄河水道是连结西北与华北物流的经济大动脉,轻舟越碛虽然有惊无险,但货船在大同碛上船毁人亡的前车之鉴,使得大同碛成为黄河中上游黄金水运通道的终结点,货船至此不得不抛锚卸货改走旱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早在明末清初,碛口附近的侯台镇、曲峪镇就已经成为名噪一时的物资中转集镇并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碛口背靠卧虎山,濒临黄河与湫水,地理位置更具优势,很快就商贾(gu)云集后来居上。清乾隆年间,侯台镇与曲峪镇先后毁于水患,两镇商户大量移驻碛口,终使碛口成为九曲黄河第一镇。

       康乾盛世以及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带来了碛口的繁荣昌盛,做为当时著名的商贸中心、水陆运输中转中心,码头上的货船每天少则几十艘,多则二、三百艘,拥挤时三排货船并列平行排列于岸边绵延数里,这一景象即使在今天想象起来也依旧是蔚为壮观。当时的碛口,码头的搬运苦力有两千余人,负责转运的骡马、骆驼有上千头,仅西头村的“运输专业户”陈家就有骆驼三百余峰。“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可惜现在已经听不到驼铃声了。

西湾

      西湾民居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系明清古建筑群,依山傍水,占据长250米,宽约120米的地带,总面积约3万平米。建筑群由2米多高的村墙封围(现残缺),大院内横有两条街,竖有五条巷,把全院有序地联系起来。院之间又有小门相通,只要进入一个院落,就可通过小门游遍全村,真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西湾民居是典型的吕梁风格的四合院,历史文化气氛浓厚,有浓郁的黄土文化特色。现保存基本完好的有40处院落。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防洪排水畅通。特别是大门、垂花门、照壁、厅堂上的木雕、砖雕、石雕更是独具匠心,沿街沿巷的石匾,各具神韵,是研究黄河流域民俗和明清建筑的极好材料。

李家山

      李家山村是画家吴冠中一生的三大发现之一,他在1989年10月来碛口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从外部看像一座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房子、村子走遍世界都难找到,后来,他将李家村和湖南武陵源、晋峡蒙黄土高坡并列为三大发现。

相关文章

  • 碛口古镇

  • 碛口古镇

    碛口。 镶嵌在黄河岸边,曾经舟楫叠岸的水旱码头,吕梁山深处的古镇、古渡口。 碛口因其下游的大同碛而得名...

  • 碛口古镇

    大家好!好久不见了,别来无恙乎? 今天,我可去了一个好地方。 “今儿个我们去哪儿呢?”清晨,迷迷糊糊中,我就听到爸...

  • 碛口古镇——黄土高原和黄河掩护下的世外桃源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qì)在字典里意思是“浅水中的沙石”,碛口因“黄河大同碛”而得名,字面意思大概是...

  • 遇见碛口古镇

    总是喜欢古镇,各种各样的古镇。所以我喜欢榆林的大街。明清一条街。只是那里的店铺装修我不喜欢,除了几个咖啡馆...

  • 碛口古镇之行

    整装出发,兴致勃勃! 行至高速,初夏的阳光已显燥热,有蓝天白云的衬托,景致优美!心情愉快! 行驶越五十公里,堵车了...

  • 【寰宇诗社】咏碛口古镇

    咏碛口古镇 遥远而来的黄昏像李家山上的格桑花 沿黄河水由北向南绽放 碛口古镇似一个天然去雕饰的女郎...

  • 秋游进行时||2016年中秋碛口古镇—吴堡古城—贾家庄—汾酒博物

    今年的中秋假日,我们一家三口和众亲朋驱车去二百多公里外的碛口古镇欢度中秋。 “碛口,是吕梁山中,黄河边一座古镇,山...

  • 20170710至0716 - 碛口靖边波浪谷芦芽山

    0710早上6:48接团 0711.早7:30出发,10:50到达麒麟农家乐,今天的景点碛口古镇,黑龙庙。 碛口 ...

  • 碛口,李家山

    瞻仰完杨家岭革命旧址,我们临时决定出发去碛口古镇。 碛口位于黄河之滨,晋西吕梁山西麓。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很多人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碛口古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ph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