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应每年进行一次肝脏检查。而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硬化病人、长时间酗酒人士、甲胎蛋白轻度升高人士,属于肝癌的高危人群,即使没有不适症状,也要每3个月检查一次。还有,在生活中会有一些常见的现象,有可能是肝癌的先兆,看来这些肝癌症状不容小觑。
恶心腹胀腹痛,并非都是“胃”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约三分之一的肝疾病人患病初期都误以为是“胃病”而贻误诊疗。肝病因为发病初期症状不典型,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上腹部不适等。
很容易与胃病相混淆。假如出现疑似胃病症状,不要自行用药,应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尤其是经常喝酒、携带有乙肝病毒或既往有胆道疾病史者更应小心。
肝癌三大“元凶”:病毒、胆道病、脂肪肝
乙肝病毒是引发肝癌的隐患,在我国约不部分肝癌病人都是由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转变而来。乙肝病毒引发肝癌的途径,是因为人体传染了病毒。
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对肝脏形成损害,酿成慢性肝炎,长时间的慢性肝炎又导致肝硬化,继而发展成肝癌。这一过程比较漫长,需要超过十年以上的时间。
其次是胆道系统疾病,例如肝胆管结石以及肝吸虫病,都能引发肝癌。虽然肝、胆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但在某些层面上互相影响,并且都有可能导致肝功能不全。
甚至慢性肝衰竭。脂肪肝也能够导致肝癌,并且发病呈现上升趋势。严重脂肪性肝炎也能导致肝硬化,也可发展成肝癌。
关于肝癌的诊疗,目前认为较好的方案是综合诊疗。经历过肝癌手术的病人术后进行抗复发诊疗。能够采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诊疗,要提升肝癌的诊疗结果重在提前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诊疗。
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肝病人可能没有不适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因此很少有人会主动定期体检。但是,慢性肝炎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