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佛教,引导人们抵达彼岸。可是佛教存在一个严重的缺点,不生长,违背了生命的本质。生命要活着和成长,就需要能量和营养,这是生命的基础。佛教让人放下一切,这现实是不合理的。
世间还有儒教,以教化引导人们走“正道”,这也忽视了生命的本质,以至于成了统治的工具。还有更多的宗教,教化众生的通识也给人以慰藉。
教育始终是让人们如何服务他人,却始终无法解决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在矛盾重重的思想指导下,彼岸犹如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多数国家的教育没有把培养自在和自由的精神放在第一位,非常可惜。
美好,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狭义的美,就是女性美,漂亮;男性美,强壮。广义的美,是好。好就是美,好就是美。欣赏和体验美好的事物,给人的感觉是舒服的。如果人的一生不断有美好的体验,就可以说是美好的人生,这一生值了。然而,现实中美好只是一刹那;不那么美好则占据了人生的绝大部分时光。甚至很多人的人生可以说是悲惨的一生,在饥饿,病痛,灾祸带来的无尽痛苦的深渊之中。所以美好,总是人们的向往。
大致可以把美好的体验分为以下几类,生存、舒适、优越、美、荣誉、自我实现。当人处在不同的境地时,都能体验到美好。在个人逐步强大的过程中,分别会体验这些感觉。在所有的美好之中,自我实现是最难的。唯有取得自我实现之后的感觉是最极致,长久的,自我实现就是彼岸。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跌落到波涛汹涌的红尘欲海,父母就为我们修造了一条船。 这条船大小各异,帝王之家是军舰,富豪之家是大船,中产之家是小船,穷困之家是独木舟,这是每个人的起点。 在这条船上,我们自己就是船长,行驶在广袤无垠的红尘欲海。
要驾驶这个人生之舟,首要的是要寻找方向,其次是行动。
第一个事情是寻找方向。我将驶向哪里,何处是彼岸?这是很重要的事情。没有找到方向的人,终究无法上岸。
我们即可以在世间发现价值,也可以跳出世间站在更高的地方去发现价值。 价值是事物的意义。多数事物的价值可以用钱衡量。获取金钱是现代人生活的基础,必不可少。但金钱只是手段。我们既要善于发现外在的事物的价值,更要发现自己的人生的价值。自己人生的价值就是使命,就是光,就是彼岸的灯塔。
要到达彼岸,在尘世中,只有用尽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真理,去追寻价值,去获得美好,才能最终抵达彼岸。想象一下,我坐在独木舟上,前方是价值之灯塔,左手是真理(理性)之桨,右手是心理(激情)之桨,在红尘欲海中行驶。
第二个事情是行动。
(1)做任何事的万能公式
第一:清晰价值,确定目标;第二:分析因素,构建方案,确定计划;第三:干起来,反省总结,找监督。这里暂不细说。
(2)学习知识。
知识分为通识和专业知识。通识包括宗教、哲学、社会、历史、政治、经济、艺术。知识是海洋,我们只需要把握通识各个学科中的基础原则和大框架既可以。对于感兴趣的部分领域再做深入研究。学习知识主要是学习,理解,去融汇贯通。
(3)提升能力。
能力分为体能、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商业能力,管理能力。提升能力则是要训练,锻炼,实战和总结。现实中为了生存,我们常常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工作中,不断消耗自己,而没有给自己加油充电。有计划地补充知识和提升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
(4)修炼内心。
心,就是人秉持的信念。信念,就是自己相信的观点。在环境的长期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观念,趋向于稳定而成为信念。我们的信念会随着环境的影响,可能在摇摆松动。信念也可以因为一个事件,一刹那就颠覆扭转。信念是可以塑造的,心是由众多信念构成的,因此心也是可以塑造的。改变信念,就可以重塑自我,让人生获得新生,也就是重生。
心中的信念分为三层:品格,风格和态度,共18条。品格:自主 自信 真实 勇敢 责任 坚持;风格:谦虚 谨慎 果断 耐心 诚信 开放;态度:积极 公正 怜悯 同理 宽广 幽默。其中品格是基石,品格之中的自主是最根本的信念。修心之路从自主开始,人生之路也是从自主开始的。
(5)提炼智慧
在行动中去总结经验,探究真理,也就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真理是看不见的,他披上了让人迷惑的外衣,隐藏在表象之下。真理的载体是文字,真理以书籍的方式得到流传。我们去学习前人总结的知识和智慧,研究现实中他人的知识和智慧,最终在自己的行动中去提炼出"自己的智慧"。
自我实现就是要从自主开始,发现价值,找到方向,按万能公式干起来。在实干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修炼内心,提炼智慧,这四大方面反复进行,把自己变得更强大,以追求更好,最终去实现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