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探视一瞥

探视一瞥

作者: DU杜默 | 来源:发表于2020-07-18 00:17 被阅读0次

一个人生病住院,一般都会有亲朋前来探视。一个人的生活圈子也就常在这探视中可窥大概。

就拿一床来说吧。

第一天,来了三个人。三天后这三个人又来了,两男一女。显然,是患者关系比较亲的人。一般而言,朋友,同事,来一次就表示礼节到了。第二次再来,一般就是亲戚了。

来探视,也不适宜在病房高谈阔论,待得时间长的话,确也无事可做。

两个中年男子,一个黑色的休闲短款上衣,牛仔裤,运动鞋。一个蓝色的休闲西装,黑色西裤,黑色休闲皮鞋。黑上衣坐在凳子上,蓝西装坐在一床的儿子盛放被子的包上,各自拿着手机,联合起来玩一种游戏。说的方言听不懂,只听游戏里在说,暴风雨将在60秒后降临,请就近取屋,生活取暖。之后,就是联排子弹扫射的声音。

一会儿,又说,暴风雨已来,赶快进入室内,打开背包,使用打火机,生活取暖。

一会儿又说,三天以后,暴风雨结束了。然后又是一梭子子弹的声音。

女子还是第一天来的打扮,米色的风衣,黑色的紧身裤,黑色的矮靴,马尾辫,红口红,干净利落的模样。她蹲在地上,在听手机音乐,音乐声不大,但歌曲太熟,“心若在,梦就在”和女子浅黄色亮闪闪的耳坠一起在空中晃动着。

一床左手食指抵在鼻子的下方,望着高悬的吊水瓶,眼睛一眨不眨。而后,又垂下目光,默默地看着床头对面的三个人,眼神游离又迷茫。

不一会,两个男人出去了。

女子站起来,站在一床的旁边,和一床说话。

听不懂说的什么,两个人像在聊家常。语言不通的时候,表情就是通行证,他们确是关系很亲的人,但不是家人,不是亲戚,他们该是同村的人,或者是老乡朋友。从年岁上看,他们比一床略年轻一些。

又一会,两个男人回来了,三个人一起和一床说话。在说,“病理科”,后来,又说到其他事,“贷款”,“四十万”,“几十年”。

后来,他们要回去了。黑上衣男子一手握着茶杯,一手摸着一床的头,笑嘻嘻地说着什么。一床拿下他的手,也笑嘻嘻地说着什么。

这陌生的音符里,透露出的词语,应该是祝福,以男人的方式。

他们应该是祖祖辈辈中第一代从乡间出来到城市打拼的人(我后来看了一眼一床床头电子屏上的住院信息,年龄48)。人海中,他们毫不起眼地从事着不算体面的工作。他们中间,有一个人出来,就会带动一群人出来。

月初在上海某大医院,也见过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来自阜阳,在上海从事环卫工作。那位陪妻子看病的男人,年龄也在四十多岁。他告诉我,他们有四五千人在上海从事环卫工作。大部分人干两三份工。环卫做好了,再做些别的。一个月收入至少七八千,勤快一点的都在一万以上。

他们中某一个人病了,总有几个老乡前来探望,还会一而再地来。可能,病人在家乡的妻子不知道,父母不知道,兄弟姐妹不知道,子女不知道,但,老乡知道,老乡来了。

除非,病得超过自己独自待在医院的能力,否则,不会召唤远在他乡的儿女。

看着他们,你会觉得,温暖的方式,真的各有不同。

相关文章

  • 探视一瞥

    一个人生病住院,一般都会有亲朋前来探视。一个人的生活圈子也就常在这探视中可窥大概。 就拿一床来说吧。 第一天,来了...

  • 探视一瞥

    一个人生病住院,一般都会有亲朋前来探视。一个人的生活圈子也就常在这探视中可窥大概。 就拿一床来说吧。 第一天,来了...

  • 探视

    在我住院期间,组长,班长会来看望一下。 瞎聊中,班长说的话,我无言以对。 你要是自己拉个口子,早就回家了。 这样一...

  • 探视

  • 探视

    今回故里不过桥, 潭子水深风萧萧。 才睹发小怏怏容, 心潮已掀千丈高。 2017.12.23.

  • 探视

    耶殊陀尼“看图作诗 好诗点赞” 干枯的竹篱 筑起一方别样天地 以独特的诗行 舒放满目蓬勃生机 是错过了季节 还是延...

  • 探视

    昨天下午去看看妹妹,妹妹还是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我看到她今天气色很差,精神状态也没有昨天好。我心里特别难受。 妹妹...

  • 探视

    5月16日,我们在拘留所看到了郑玉东本人,根据他本人口述: 他在中山时候网络上认识了自称名为韦俊亮的朋友,对方介绍...

  • 探视

    探视时间到了,进来了一位很洋气的阿姨,她身穿一件酒红色长裙,外搭一件长款黑色的薄宽松外套,斜挎一个黑底白色小碎花的...

  • 探视

    寒冬将至,提前到来的细雪覆盖了村子尽头的路障。那些凌乱的铁丝缠绕着携带倒刺的木板,沉睡在木板身旁的水泥管发出了低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视一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yk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