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故事,毕业那年,整个夏天都沉浸在一种对未来期待和对过往不舍交织的复杂气氛中。
大家即将各奔前程,也意味着要与4年的挚友们天各一方,每个人心里都酝酿着离别的感伤。
但却都默契的没有表现出来,似乎在等待一个可以释放的时机。
家在外地的同学,是最早一批离校的,大家一起去送行,一出宿舍楼,一行人径直向校门口走去,如同说好了一样。
平时漫长的道路在众人的说笑中仿佛转眼即至,一如4年的大学时光。
就在快到校门口的时候,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停一下吧,这一步迈出去,就真的毕业了……”
普普通通的一步,在这时却格外的沉重,1秒钟前还看似轻松的氛围如今已烟消云散。
送行的人中,有的红了眼圈,有的转过身去,哭的不能自已,这一刻的情绪谁也说不清楚。
但每个人都知道,这种感觉可能在余生中都不会再有了……
又是一年毕业季,看着朋友圈这些如花一般的笑脸感觉自己都年轻了许多。照片中他们把学士帽高高的抛向天空,青春就该有这样的凌云壮志。
四年前的我跟他们一样有着高耸入云的心气,感觉只靠自己可以闯出一片天地。
毕业这四年,是我不断打碎又重塑自我的过程。以前的自己常常急功近利,读了几天书就想考出好成绩;掏心掏肺对别人好认为别人会同等回报......我太想要一个结果,又对事情要求做到极致。每每达不到理想状态就会丧失心,事后又感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现在,体育生出身的我懂得了人生与竞技体育有一定的相似性,有的时候重在参与。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短跑,所以不是着急奔向终点才算圆满,用力奔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圆满。人生路上的风景很美要懂得沿途欣赏,重在体验,不计较得失。
还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正在做毕业生招聘。有一群东北姑娘过来找工作,拿着简历,我一眼看到底,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也没有什么突出的亮点,问答的时候回答也是中规中矩,话不多,但是问题回答的还算到位。
说是面试,也大抵就是聊聊天。我挺好奇他们怎会跑这么远来这里工作呢?问他们对未来的规划,他们说,想留在青岛。其实我挺不能理解的,从简历看他们是在本地读的大学,学的专业英语,想做外贸业务员,但是他们当地的外贸业务比较少,所以来青岛找工作。
是的,我是很佩服他们的勇气,能够只身一人来离家几千公里远的地方找工作,并且计划留在这里。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唯独缺少那份远走他乡,去大城市闯荡的勇气。
我跟老板们聊的时候,他们大都觉得这是最差的选择。就招聘外贸业务员来说,女生优先选择,因为她们野心相对较小。其次更喜欢小白,真正的空杯,能够吸收更多。再者就是本地的最好,不用考虑他们吃和住的问题。
说到底,还是成本的问题吧。但是作为一个老板,这些考虑都没有错。但是人作为一个主体永远会有不确定性。现在的求职者对于企业的期望值也在增加。
我们从最初的天不怕地不怕的青涩模样慢慢的磨平了棱角,变成了以前最瞧不上的人。有时候为了拿下一个客户,一次又一次的吃闭门羹。那个时候我才懂得了如果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去低三下四?
毕业后,在刘姥姥身上,看到了太多人的影子。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我庆幸自己找到了朝九晚五之外的生活,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是梦想,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信念。
愿你在人生的路上即使泥泞不堪也要心怀梦想,始终坚定的前行。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