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继续读郝明义[台]的《越读者》。我的读书笔记呢,除了介绍原著主要内容,还加入了我的个人理解。期待大家能被吸引去阅读原著。^_^
不值得读的书
网上总是有各种“推荐书单”,但是没有几个“不推荐书单”(怕得罪人吧)……无论如何,人的精力是很有限的,我们要一定会挑书(会判断哪些信息有价值)我先分享“排除法”,说说哪些书大概率上不值得我们读。有异议,欢迎讨论哦。
总原则:作为读者,最昂贵的,是你的时间。看了含金量低的书,可能是在浪费时间,还被人误导。

另外,如果翻了几页后,来电,就读下去;不来电,无论任何人怎么推荐,都不读。
以下的书需要谨慎:
1. 书名有意思,但是作者来路不明——不要被封面骗了;
2. 同一个作者,在某个领域源源不断地出书——除了天才,一般人都有江郎才尽的时候。他的书可能第一二本有精华,但是,要出到十本、出个系列,这可能就有水分了,也可能是其他人写的、挂了他的名而已;
3. 某个热门主题下,类似书名的书——例如,《明朝那些事儿》刚出来,就冒出其他朝代的《X朝那些事儿》,你读几段就知道水平了……
4. 水煮经典,哗众取宠、故作高深——傍着历史、艺术、哲学、文学等学科的经典书籍,作出一些惊世骇俗的解说,翻一下吓得你眼镜都掉了……
5. 翻译水平差的书——读几段就知道了,你都不知道它在说什么。这本不行,就选择其他译本;这家出版社不行,就选择其他出版社的;
6. 差劲的字典——参考书,一样要选择准确性高的,用“查哨法”:对于辞典,查几个词语,看这本书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胡编乱造甚至没有收录,那就淘汰之。
那么,怎么挑书?
注意,这个问题不是“怎么读书”(以后分享),重点在于“挑”——用最短的时间,判断出该书是否适合自己阅读。不适合的书就放下。还记得我们的原则吗?时间最昂贵。
你可能是在围绕一个主题阅读,或者你单纯想要培养自己阅读的兴趣,都可以考虑按照以下步骤:
首先,先找到你感兴趣的主题、题目;
其次,收集网上关于这个主题的书单,这样我们才有得选择;
然后,去你信赖的书店或图书馆看书柜上的该类书(或许你和我一样,更喜欢在书丛中“邂逅”到一本书),观察:
* 这些书齐全吗?(数量上的多少;作者的多少,讨论的多角度等等)
* 有年代顺序吗?(有没有古代人写的、现代人写的;有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摆放)
* 同一年代的作者多吗?(也许这个年代的书角度更加丰富)
* 多年前(比如25年前)出版的书还有吗?(有没有保存经典,我个人认为25年前的书更有价值)
* 某一经典书在书架上吗?(查哨)

然后,根据之前收集的各种书单,或者把书架上你感兴趣的书,拿下来(电子书就在读书类app打开,还没有购买全书的,可以先翻翻免费的章节):
* 先不求甚解——随手一翻,第一感觉,看看有没有插图、写的是什么语言,来不来电;
* 再观其大略——看封面、封底、目录、作者、前言(序言之类的啦)
* 后熟读精思——从目录(或者前言)中,挑选一个能反映全书精神章节中的核心段落,仔细地读,觉得有深度,就收下。
如此方法,找3-4本入门书,尽量涵盖“米鱼果糕”四种(忘记这四个字意思的请戳这里),制定计划,拿出钓鱼的耐心和吃鱼的细心,熟读精思,配套灵活上网;

最后,可以考虑看领域中(还活着的)专家、顶尖人物的最新作品,能不能看得明白?有没有机会交流?如果可以,去认识一位领路人,带着自己的思考,求他/她指点(充分利用网络,我们也能连接大咖)。
总之,这个过程是:某个问题激发了你强烈的好奇心,于是,你为了这个问题去读许多书、查网络资料……
最终,就像游戏通关救出了公主,就像比赛胜利捧起了奖杯,你找到了答案,感到兴奋与满足,获得阅读的乐趣。

恭喜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