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早听说庆云修建了一处寺院,规模宏大,香火挺胜,很想去看看。今年寒假,除旧迎新、走亲待客结束后,我约了一位好友,她领着女儿,我带着儿子,坐车去了庆云。
在庆云信誉楼下了车,一打听,到海岛金山寺还有十几里,我们四人一致通过,放弃坐车,为锻炼身体,步行前进。我和好友一伙,两个孩子一伙,沿着宽阔的公路向北进发,边走边说边打听,边玩边看两边的风景,庆云没有林立的高楼,尽可放眼远望,沿路零星地坐落着几处新修的楼房,新开发的公司,更多的是一片片农田,一簇簇村屋,一黛黛林烟。
这时远远看到路西有一角飞檐凉亭蹲伏在高高的土丘上。“到了,你们看那有飞檐。”我高兴地向远处一指。两个孩子兴奋起来,“可到了,我都快饿死了。”“哎呀!累死了。”我拿出手机一看,快中午十二点了,我举了举手提袋,提议道:“要不我们在这野餐?”“人家还不说我们是疯子呃!坚持点,到了金山寺再吃。”好友反对道,“孩子们,要坚持到底。”
我们继续前进,可总见不到向飞檐处拐的路口,这时来了一个骑自行车的老汉,一打听才知,那飞檐处是北海公园,到金山寺还有十几里。“还有十几里?我们已走了这么远!”我有些不相信。“你们还是搭车吧。”老汉瞅了瞅我们这旅行队伍,怀疑地说。好友看了看那两个小旅行者,鼓励道:“怎么样?能不能继续前进?”“不怕,我还能走!”小男子汉冲着好友的女儿拍了拍胸脯,“我也能走,”好友的女儿甜甜一笑。
虽是冬天,我身上已潮乎乎得了,感觉棉袄棉裤特厚特沉,腿也有些酸痛。再看两个孩子说得倒挺热闹。
二
不知不觉遥遥望见了一座飞檐塔楼,惊喜之余,我们加快了脚步。向西一拐,见一条长长的围墙,沿路伸去,墙面涂成黄色,隔不远墙面上便凹进一个或方形、或圆形、或五边形的小龛,龛内写着“阿弥陀佛”。小龛之间写着巨大鲜红的宣传字,倒有点革命气派,只记得有这样两句“和谐社会,宗教是教育”。到了墙的尽头,海岛金山寺便展现在眼前了。
这是一组崭新的仿古建筑群,坐北向南,对称分布,沿中心依次排列着。高大的山门,威严气派,展眼远望着辽阔的大地。它是由白色大理石雕筑而成,盘龙祥云缠绕飘浮,前额镶嵌着对称的石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金山寺”三个大字赫然其中。跨进山门,过一广场,正对着一面巨大的影壁,也浮雕着盘龙祥云。影壁后是个不大的水池,就是佛教里说的放生池。绕过放生池,便是天王殿,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金碧辉煌,恢宏大气。透着一股庄严神秘。天王殿后面就是大雄宝殿,更加高大庄严,两边高栏护卫,雄狮坐镇。两幅对联赫然垂立。其中有一幅大概是“看庭前月色色色彰显古佛心,听夜寺钟声声声吹醒梦中人”有些繁体字认不太清。大雄宝殿后面就是我们远远望见的塔楼——藏经阁。藏经阁下是地宫,也就是人们传说的阴间地府,地宫前排了长长的一队人,等待着去看阎王府。绕过藏经阁,在寺院的最后面塑着一个高高的观音普萨,面和慈祥,两手合十,正准备着普度众生。
中心线两边的建筑也都是雕梁画栋,廊腰蔓回,色彩艳丽,古色古香。只可惜没有苍树古槐,老藤灰瓦,更没有深墙苔痕,幽径冷松,在这儿,你不会联想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从容坐来久,花落满闲庭。”站在院内,只觉得高大宽阔、庄严气派,像一位身着古装的体面领导,招见着如织的游人,如云的香客。
三
在天王殿内,印象最深的是那四大天王脚下的简介,西方广目天王左手持蛇,右手捻珠,蛇代表千变万化的事物,“广目”就是要人们多看,多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珠子代表不变,对待千变万化的事物要以不变应万变。北方多闻天王,左手举伞,右手托塔,人世中有很多污浊的东西,有很多不良的诱惑,“多闻'”就是让人多听多思,不要偏听偏信,用伞来遮蔽污浊诱惑,保持一颗干净的心灵,用塔来镇住邪念。南方增长天王手握长剑,“增长'就是让人不断进步,增长智慧和才干,剑就是用来决断的,“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东方持国天王双手抱着琵琶,“持国”就是儒家所说的“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人人都有一份责任,每个人都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在做事时,既不要太急,又不要太松,急了弦就断,松了弹不出声音,要符合儒家的“中庸”。
四大天王到底代表什么呢?在佛教传说中四大天王也被称为“风调雨顺”。南方增长天王持剑,司风;东方持国天王拿琵琶,司调;北方多闻天王执伞,司雨;西方广目天王持蛇,司顺。组合起来便成了“风调雨顺”。现在人们似乎自己已掌握了风调雨顺,不再敬畏天神。这里四大天王的简介就做了变通,很符合现代人的为人处世。在人们疯狂追逐物质的时候,精神开始沦落,找不到了灵魂归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讨人的精神到底皈依何处,最终还是哲学宗教,人们又从孔子的言语里找到了依据“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于是国学热,祭典热,重修古迹热兴起。怎样使深厚古老的经典被大众接纳呢?只能对经典通俗注解,符合现代人的心理。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评三国》,和这四大天王的新解不是一样的吗?时代在发展,人的思想在发展,宗教哲学也在发展。
四
走进大雄宝殿,位于正中的是金身释迦牟尼,端坐在上,足有八米多高,长眉善目,微微含笑,俯瞰着脚下的芸芸众生,蝇营狗苟的人们在他的脚下是多么的微不足道。释迦牟尼的右后边是惟妙惟肖的千手观音,展开千臂,准备扶人解困。千手观音前设一咨询台,家庭、事业、婚姻、前途、子女教育尽可询问。一穿着长袍的和尚正在讲解,一中年男子领着一五六岁男孩正在咨询,和尚问那男子“教育孩子,一个最根本的方面是什么?用一个字来概括。”男子想了想,很有把握地说:“善”。和尚摇了摇头,“慈”。和尚又摇了摇头,中年男子有些坐不住了,不再猜下去,他不好意思地看了看跑到一边玩的孩子。和尚推了推眼镜,故作高深地环视着周围听他讲道的凡夫俗子,深深吐出一个字——“孝”,“万善孝为先,人只有孝顺自己的父母,他才能对别人好,连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好的人,他能对别人好吗?”和尚开始大讲起来。这时尴尬的男子离开了座位。
释迦牟尼的左边竖着一镜框,框内镶着很多照片,最多的是净空法师的活动照片,旁边站一老年和尚,面目和善,微笑着给人布道,“人一定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像你们吧”老和尚冲我笑了笑,“在家一定要孝顺公婆,这样,你们的丈夫才对你们的父母好,你们的孩子才孝顺你们。 再就是,人一定要忍 ,不要生气,生气会损坏身体,甚至影响孩子,台湾有一个妇女,生气后给孩子吃奶,孩子竟死了,一化验,奶水由于生气有了毒。”听后我和好友都笑了,说了声谢谢,走出了大雄宝殿。
五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热烈讨论着人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妈,你相信佛吗?人死了真的进地狱?太可怕了,连蚊子都不能打死,打死蚊子就得在地宫里受毒虫咬的惩罚,哎呀!我们不都得进地狱吗?”怎么回答呢,说信吧,蚊子不该打死吗?说不信吧,佛教又宣传人孝顺父母,好好学习。我正不知如何回答时,好友说道:“对佛教也应一分为二地理解,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对了,”我顺着好友的话解释道,“人做了坏事,只要改掉,以后做好事,就不会进地狱,就会上天堂。”“可我们没看见天堂啊,地狱里那么吓人!”好友的女儿带着夸张的表情说。“天堂还没修好,等修好了,我们再来上天堂。”我无限向往的回答着。
2008年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