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神秘的符箓、古老的道经,仿佛带着仙气,让人感受到道教文化的深邃与神秘。而那些关于茅山的诗词歌赋,更是文人墨客对这片仙山的赞美与向往,读来令人心驰神往。
《茅山志》不仅仅是一部书,它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道教文化的辉煌。它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信仰与追求,让我们感受到道教文化的魅力。
清虚真人王褒
清虚真人,姓王,名褒,字子登,是范阳襄平人。他是安国侯的第七世孙,出生于汉元帝建昭三年九月二十七日。他的父亲是谧文侯,母亲是司马迁的孙女。王褒在华阴山学道,感动了太极真人降临,传授给他上法。总真大君授予他《上经》三十一卷,于是他成为盟传之师。他与众人一同前往玄洲,请书真名,然后返回西城,又前往太素三元君处,接受流金豁落七元八景飞晨神策玉玺。太上派遣使者赐给他绣羽晨盖、双珠月明、素羽琼干、丹绂锦旌,并且送来了资成命之书。他的职位是太素清虚真人,兼任小有天王三元四司左保上公,治理王屋山,有玉童、玉女三百人侍奉,主管宝经。他乘坐虎旅龙辇、金盖琼轮八景飞舆,手持九色之节,出入上清,接受太素的任务,在太极宫中休息。至此,上清经已经从上天传到人间七次了。
嗣上清第一代太师魏华存
上清道主南极紫真后圣上保太微玉晨圣后,兼任南岳上真司命高元神照紫虚至道元君,姓魏,名华存,字贤安,是任城人。她是晋朝司徒魏舒的女儿,出生于魏齐王嘉平三年辛未年。她天资聪慧,性格高洁,从小就阅读老子和庄子的书,服用胡麻散和狭苓丸,常常想要独自居住在别处。二十四岁时,父母强行让她嫁给南阳的刘文幼彦,生了两个儿子,刘璞和刘遐。刘文幼彦担任汲郡修武县令,孩子们长大后,魏华存便在别室斋戒,恢复了她的修行。太康九年戊申年十二月十六日半夜,太极真人、青童道君、搏桑旸谷王景林真人和清虚真人降临,对魏华存说:“听说你密织真气,太帝君命我传授你神真之道。”于是拿出太上宝文《八素隐书》《大洞真经》《高仙羽玄》等书三十一卷,亲手交给魏华存说:“这些书过去曾传授给西城总真君,现在交给你。”并且告诉她存思的要点、行事的口诀,然后离去。当时魏华存三十七岁。后来刘文幼彦去世,长子刘璞担任齐司空、司马,次子刘遐担任陶太尉从事、中郎安城太守。魏华存在世八十三年。咸和九年甲午年,清虚青童君再次降临,给她两剂灵药,让她立刻服用,约定在阳洛宫相会。七日半夜,太乙派遣飕车来迎接她,魏华存运用藏景之道,托形神剑而化,前往阳洛山。第二天,青童君、太极四真人、清虚王君等四十七位真人降临,在隐洞云台教导魏华存,众真各自传授至理,三天后离去。魏华存研读玉书十六年,容颜如少女。于是西王母和南极元君来迎接她升天,她前往上清宫。玉阙玉晨大道君、太微天帝、金阙后圣君各自派遣使者传达命令,授予她玉札金文,封她为紫虚元君,兼任南岳上真司命,职位相当于仙公,让她治理天台大霍山洞台,主管下界的学仙者,并且在清虚宫中举行宴会。后来,司命神仙请求隶属于南岳,迎接的官员都到了,众真便与魏华存一同前往天台霍山洞台,顺便经过句曲金坛,茅叔申宴请了他们两天两夜,然后一同前往霍山。刘璞后来官至侍中,传授法术给司徒琅玡王舍人杨君。兴宁三年乙丑年六月二十三日,魏华存与众真降临杨君家,从此她多次降临句曲,常常与青童清虚三茅君一同游历,传授法术不止一次。华阳的传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宋元祐年间,她被进封为高元神照紫虚至道元君。大元泰定年间,国子司业虞集撰写了四十五宗师赞,其中赞颂道:
仰望紫虚,巍峨如祝融。飞霞编织成章,流响震撼长空。日月明朗,玉质金容。上承诸天,开启我仙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