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哪个王子告诉你,自己清心寡欲不想当皇帝,那一定是骗人的。因为在古代那种人治的情况下,在皇权大于一切,君威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氛围下,权力不仅意味着得到资源,而且意味着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自己的老爹,可以恬不知耻地将自己的正妻占为已有,而自己还得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甚至还要作荣幸状,你见过这么窝囊的儿子吗,别高兴地太早,说不定哪天就轮到你头上了,这就是拥有权力的疯狂。你给我说你不喜欢权力,谁他娘的信!
朱棣因何造反,他与父亲之间发生了什么?
而且,权力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伤害别人,所有你看着不爽的人,你都可以明目张胆地处罚他,至少有各种手段整他。有多少王子抱着报付的心里觊觎着皇权,而他首先要报付就是自己的父皇,因为他用种种卑劣而压抑的手段防范着自己,现在大权在手,由不得自己不产生这种想法,就像自己的亲生父亲当初大权在握时不由自主地迫害自己一样。所以乾隆就算以八十高龄退休了,依然要把大权紧紧握在手中。有人说,这么大年纪了,何必呢?你太不懂人性的恶了,你太不懂君权的威力了!在君王专制下,他别无选择,如果他想安全度过最后几年的话,因为乾隆当年也没干过什么好事,他心里最清楚人性的虚伪与邪恶。所以皇帝活到老,干到老,绝对不能放权,否则死得好看。
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四公子,论勇武,论谋略,都是一众儿子的翘楚,甚至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可惜朱元璋却一心要培育长子朱标,朱标仁厚恭谨,才能虽不及朱棣,却也收服了人心。作为一位有能力有雄心的王子,朱棣内心自然充满了不甘与失落。但命运如此,他也无可奈何,况且兄长的仁爱也确实温暖了他,让他从心底里敬服。很可惜,朱标死了,又是一次机会!朱元璋却再次选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在个性上,在行事风格上酷似朱元璋的朱棣,好像父亲天生对他存有偏见,无论如何都不会把皇位传给他。
朱棣因何造反,他与父亲之间发生了什么?
其实朱棣太不了解帝王心了,越是强势的人,越希望得到温暖,强势的帝王也渴望感受家庭的温馨,所以他更喜欢儿子敦厚,柔和,而不是剑拔弩张,这既不能安慰他疲惫的心灵,又让他感受到危胁,只有不温不火的性格,才能让他感受到做一个父亲的幸福和一个帝王的安全感。而朱棣在太扎眼了,在朱元璋看来。所以在大哥,二哥,三哥先后死去,朱棣成为老大,朱元璋干脆跳过儿辈,直接选了孙子朱允炆作为继承人,这实在是让朱棣内心感到悲愤,自己到底是哪一点让父皇看不上,让他做得如此绝情,我相信他那个时候已经起了不臣之心,他要抓住机会证明父亲对他是不公平的,其实自己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朱允炆上台后在一帮文人的撺掇下,立即开始强力削藩,搞得藩王们死的死伤的伤,被削藩的没一个有好下场,如果自己再不动手,迟早让侄子玩死。所以朱棣终于干了他早就想干的事情——造反。朱允炆的无能和愚蠢在平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终于被人给撸了!朱元璋最愚蠢的地方就是只看儿子凶猛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他雄才大略的一面,他过度地估计了朱棣的残忍,而屏蔽掉了他善良的一面,连孙子也还害死了,至少下落不明。本来皇位可以平稳过渡到朱棣手中,但却用一场大的动乱为代价。实践证明,历史是大家的历史,不是你朱元璋可以摆布的历史。
应当说,朱棣是明朝历史上除朱元璋外最成功的皇帝,从对历史的推动来讲,他远胜过父亲!
朱棣因何造反,他与父亲之间发生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