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从早上醒来,一直都在看书,和朋友聊了一会,下午又为母亲下了一些歌曲,其他的时间一直在读书。花了4.5个小时读完了。下午发现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这本书是《无声告白》的作者写的,她的第二部小说,又一本极获好评的小说。
永远记得,你呼吸着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至今都还记得《无声告白》中,奉为圭臬的一句话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个成熟的作家,在作品中,总会带入大量个人三观,这种三观无论在什么创作背景之下,都能够被感知到。在《无声告白》中,她刻画了一个母亲玛丽琳和女儿莉迪亚,描写出一个在母亲期待之下成长起来的女儿,是如何压抑自己的想法,去满足母亲的期待。
《小小小小的火》中,作者描述了一个一直按照本心做事的米亚,充满了艺术气息、追寻自我、创造、灵感、叛逆、柔和、坚强、洞察人心的角色,通过一点点的细节故事展开,她一直跟随自己内心的行为,刺痛也启发了很多人。
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一团未灭的火,可能不知道这团火到底会指向何处,可就是有这样一股小小的火始终不肯熄灭,才让生活变得有色彩。
或许写出如此小说的作者,在生活中就是一个按照自己本心生活的人,她的人生态度就是不去在意别人的看法,努力的表达,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创造出来的作品。书中的主人公为了追寻创造的灵感,为了一种艺术的表达,她居无定所,从事着大多数人认为的不够体面的工作,还带着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
在作者的叙述中,慢慢展开米亚的成长轨迹,她从小就一直不同。一次又一次的按照自己想要的去做出了选择,一次一次的不屈从于父母权威所认为的正确的、合适的道路。为此付出的代价当然惨重,比如为了自己的艺术,父母断了她的经济来源,不得不一个人身兼数职,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
就如同那句话所说,“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变得更加强大。”正因为有着年轻时这样的经历,也培养了米亚坚韧的内在性格品质。
米亚是一个单纯的人,就是这样一个很纯粹的人,拥有着能够看透人心的眼睛。最后留给雷查德一家的摄影作品,非常精准的刻画出了这个家庭中每个人内心的秘密,这样的创造直穿人心,给人震撼。
在米亚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很孤单,没有人理解她,父母不理解花这么多钱去买个相机做什么,无法理解她拍摄出来的不同角度的景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支持她的是她亲爱的弟弟,随着弟弟长大,弟弟也发展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可是他也无法理解姐姐对于摄影,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他之所以支持姐姐,不像父母一般指责,只是因为爱她。所以米亚总是一个人。
“言之无物等同于失败。”
在一个天才摄影家的成长路上,一会遇到良师的。米娅也是如此,她遇到了两个,一个是启蒙之师,他猝不及防的离世,让米娅感觉到黯然神伤,他对米娅是启智之师。随后凭借米娅自己对摄影的喜好,她进入了大学,遇到了她的良师,一位国际有名的摄影大师,这位大师很快发现了米娅的摄影天赋和勤奋,一切聪明都来自于勤奋。
在这里,米娅开始真的学着去有意识、有计划的进行创造,而不是凭借感觉拍照,依靠直觉判断好坏。这位导师告诉她无论表达方式看上去是多么的直白浅显,在每张照片都要融入一定的思想与主题。“言之无物等同于失败。”这样的话语是这位导师的口头禅。这奠定了米娅后期创造作品的基调。至少我们看到,她留给雷查德一家的照片,都传达出了很深的隐喻。
这句话带给我很深震撼度,言之无物等同于失败。什么叫做言之有物呢?如何做到言之有物呢?比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去阅读这本书呢?作为2017年度美国畅销书榜上的第一名,如何获得了27项奖项呢?这本书如此受欢迎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明明它的开头也是很普通,并没有像东野圭吾的悬疑小说一样,疑云丛生,引人好奇啊?有点像什么呢?像《派的奇幻之旅》,开篇大约有30多分钟的引言。刚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很枯燥,然而一旦全部看完,仔细回味的时候,会发现,电影中没有一分钟的多余,关键是寓意深刻,看的时候以为是个故事,看完觉得有些惊悚,然而如果把自己代入书中描述的场景,在那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甚至,如今在面对我们自己的生活时,到底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到底是跟随本心,还是在未飞翔之前,就已经被自己生生折断了翅膀?跟随着所有正确的道理、选择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