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吃腻歪了,换一种形式,包成馄饨,孩子们兴许吃的更香;炒米吃的腻歪了,做成米团,兴许孩子们吃得更香。
换种形式,更有趣儿!“妈妈,今天晚上,咱们吃米团吧!”“吃啥?没吃过,怎么做?太累了,改天再捣鼓吧!”
女儿悻悻地撅嘴离开了。看她有些失望,对于晚饭,我也是在不知道如何做了,后来便准许了她自己折腾晚饭去——做米团。
怎么做呢?看那架势,看那认真的模样,很挺有趣的。只见女儿将拿出中午吃剩下的一大碗蒸米饭,放入适当的食盐、调料,切一个根火腿肠成粒状倒入米饭内,搅拌均匀。在手心里抹上食用油,开始将这些米饭拥挤握成一个个米团,紧紧的、圆圆的,像个成熟的老手儿。
米团真是这样做的?会好吃吗?这馊主意在哪里看到的?
带着一连串疑问,我默不作声,看女儿继续做她的美食,彼此都很期待。同时,我协助她在平底锅里放入食用油,一起将米团煎至金黄。
盛入盘内后,看女儿有挤入一些番茄酱在米团上,拿起品尝。我也跟她一起激动地拿起一个团,咬上一口,真香!它的味道像极了炒米,有因为加入番茄酱吃起来像是寿司。总之,形式不一样,跟炒米的口感还是很接近的。
对于不擅长做饭的我来说,我觉得孩子的这一创新还是挺有趣的,增进了食欲,增加了孩子动手制作的机会,提高了生活技能。后来,我们还不断创新形式,除了米团,还尝试了枕头状、扁平状、椭球状等。
鼓励孩子,一起来做生活的主人、积极参与者,一起创新创造和设身处地地感受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