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太过文艺的人
注定了不会太快乐
心中有爱 有善良
骨子里住着孩子般的纯真
但也往往多愁善感
容易感知美好
也更容易体会悲伤
他喜欢文字,却往往不善言辞
不是文字太少 而是感受太多
转眼合肥满城花开,匡河两岸的赏梅,周末真的是人满为患,蜀山森林公园的梅花与海棠也在尽情绽放。似乎让你应接不暇。我不是爱花之人,也不懂的赏花之乐,不喜欢色彩绚丽的花儿,独爱白色花朵,我喜欢白玉兰在这个季节默默的绽放,在公园的角落中零星而孤独,在马路旁挺拔而孤傲。我喜欢茉莉花一个小小点缀再绿叶丛中,香味却带给你安心而平静。但是很多时候我只想去养植物,这样不会因为花开花落而悲伤。承认我是一个从内心就比较伤感的人,小的时候经常问自己,为何生活在山脚下,会看到坟墓,我害怕走夜路,可以说到了晚上,我从前屋穿过院子到后屋都害怕,几米的距离我一直用跑的方式,我和妈妈的房间相隔一个中间客厅我都害怕。我不知道我在害怕什么,害怕走夜路,记忆中唯一一次我从大伯家回家,妹妹们陪着我,我在穿过竹林的小道上,手电筒一道强光扫堆砌石头上,我吓的扔掉电灯,回家大病一场。
敏感而伤感的人都喜欢穿上一件乐观开朗的外衣,久而久之不光身边的人连自己都认为自己是个阳光而洒脱的人,最近突然很想再去翻翻三毛的作品,那个在我青春年代影响我看待爱情。记得有一次和一个男性朋友聊天,他说他喜欢席娟更多一些,女孩子还是少看一些三毛的作品,于是我去看了几本席绢的作品。确实相对于三毛,席娟给女孩的更多是忠告,席绢的小说诉说着生活的魅力,爱情是征服、是游戏、是真情的碰撞。可是那时我还是相信会遇到三毛描述的爱情:她的爱情浓烈,易碎 。
就如今日,遍体鳞伤的我已经对爱情失去憧憬,友人间戏语,女人大多的悲伤都是在演给自己看的,其实终究就是那么回事,何必自我悲鸣呢!
女儿也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善感的人,小小年纪就穿上伪装自己的铠甲,有时候我真的很心疼她,因为了解她像极了年幼时候的自己,憎恨自己,她常常说怕黑夜,喜欢不停的说话来掩饰内心的不安,偶尔出奇的安静,看到她,我突然发现我是一位母亲,也许她就是上苍指派的天使,带我走出那黑暗的怪圈。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快乐,而是平静。做一个体面的中年女性,是在烟熏火燎之后,依旧能保持善良爱美的秉性。女儿送了一张她制度的贺卡,里面的内容是换装,沐浴,化妆,运动。我想她是想告诉我不必沉浸与过去,你该做你自己。看到贺卡的内容,真的我感动的泣不成声,我想她是想看到我能从内心的开心起来,能够坦然的与她谈笑风生。
“三”是个好的数字,代表无穷,代表无限可能。陌上,花开成海,独自芬芳。掬一抔清香,沁馨,淡然。细雨如织,迷蒙悠远。轻吟,轻吟,烟花三月,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