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而鋭之,不可长保。
河上:揣,治也。先揣之后必弃捐。
原成:历代先贤,都是以与河上公类似的话,解释老子的“揣而锐之”。春秋左传有句话,末大必折,尾大不掉。与“揣而锐之”的意思类似。
天下之物皆是处于不断地演变之中,但这种演变是有限度的,不是无限度地永远下去。达到某一状态时,就会出现结果。
揣而锐之,与持而盈之,河上公及先贤都是针对结果的出现阐述的。而老子此句话的关隘,并不是指结果,而是指过程。即老子的关注点并不在“先揣之后必弃捐”的结果上,老子更关注的是,“持续不断地”锐之这个行为的过程上。
老子的“不可长保”,是指中止“持续不断地”揣之的过程。而不是出现“锐”时再亡羊补牢。
老子所说的,“孰能浊以静之将徐清”,与此话意思相同。
把老子的“持而盈之”、“揣而锐之”,总结一下就是:
天下之物不断地演变以实现不断地成长,直至消亡。
不断地演变,不是无限度的。
不断地成长,不是无限度的。
天下之物不论是处于不断地演变状态,还是不断地成长状态,这两种状态不是无限度的。
面对事物时,要知道事物的状态不是固定的,事物发展的过程或长或短,终是会出现结果的。
关于道德经第九篇的原文与译文,可以参考我的视频:道德经原成基础篇之九篇:困而盈之。

更多内容可参阅作者的“道德经原成”系列视频。
本文为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你的点赞、关注,是一种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