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上,在班上,一个个子高高的,模样漂亮的女读者来找安妮宝贝的书,她说是她的学姐推荐的,还说,她的那些学姐看安妮宝贝的书看的好像不敢看但还是勇者无畏的看,为什么呢?因为,她的书她的语言很伤感,对男女爱情关系的揭示很到位。初来咋到大学的她和她的同学们,很希望借助安妮宝贝的青春爱情的忧伤诉说,学会独立生活和开始爱情事业的第一步。
我帮她去找,但是除了一本散文集,安妮宝贝四海为家的旅游散记,小说的一概找不到,可能是没有。最近这些日子,前来找安妮宝贝的书的女读者男读者可以说是络绎不绝。可以感觉到,安妮宝贝的书很受欢迎,与她具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很有关系。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她作为网络作家的强力代表,还是落选了。但就我个人来看,她的语言她的影响绝不比传统作家们差,网络文学的影响还需要时间才能更为深入人心。
读者们喜欢安妮宝贝,自有喜欢的理由。网上她的作品比比皆是,但是读者们更喜欢的是手握原书来看。谁说,读者不再需要纸质的书呢?安妮宝贝在图书馆里的热度证明他们很需要。谁说实体图书馆会消亡?安妮宝贝的书在读者那里的热度证明实体图书馆永远不会消亡。以前,我不相信美国图书馆学家兰开斯特的疯言疯语,说什么电子图书馆会取代图书馆,今晚,读者与安妮宝贝的关系让我证明了他的这个原理会是彻头彻尾的错误。
就这样,关于安妮宝贝,我和读者互相交流了许多许多——其实,看似我在帮助读者,实际上,读者的所思所想其实也是在帮助我。我一直认为的,关于任何一本书籍的交流,哪怕是忘年的交流,都是一种庄重的阅读,比书本的阅读还要有效果的阅读,所以,我说阅读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图书馆尤其是在高校图书馆,学生中的阅读高手比比皆是,我们这些成年人的图书馆员,决不可忽视他们。我们图书馆光是提供书籍,光是帮助他们找到书籍,如果没有适当的交流,例如三言两语的交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咨询馆员吧,是很难让读者在阅读的意义上认同图书馆的。因此,我说图书馆员对于经典好书的阅读的工作意义也恰恰在这里。
为了满足这个小姑娘读者的美丽的青春心愿,我只好不打自招的承认:我手里有一本安妮宝贝的热书《八月未央》,那是半个月前的日子吧,来了她的一批新书,在新书架子停留了好几天,我顺手借下的。其实,这个时候我很愧疚,因为,作为一个图书馆员怎么可以利用工作之便把读者很需要的热书“捷足先登”到自己手里呢?以前没有遇到读者这般急需的情况,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有多么巨大,现在,可以补救的就是如实的承认了,告诉这位读者我明天白天上班就把这本书带来还上你就可以借阅了。
小读者特别的高兴,但是,她哪里知道她的这个高兴是建立在一个图书馆员心底的几丝愧意上的。今后该注意这个问题了。要说,这也是读者对我的一个“阅读教育”。如果没有我们与读者之间的这个共同的阅读,我会从实践中真切的认识到一个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阅读有先后顺序吗?图书馆员得像历史上的“孔融让梨”那样,把好书先让给读者看才是图书馆员对读者阅读中的礼貌和道德!
回到安妮宝贝这里,作为一个图书馆员的我,和作为一个读者的这个小姑娘,在安妮宝贝的书面前,我们都变成了纯粹的读者,忘情的读者,真实的读者,其实,我也是很喜欢安妮宝贝的,觉得她在语言方面有张爱玲的神韵,在汉语的色彩方面确实有大师的风范,只是,叙述的真实度上比张爱玲差的远了!这个也好理解,安妮宝贝没有亲身经历的那些爱情只是靠她的语言天赋,与张爱玲以生命的血体验的孤独与寂寞,是无法相似的。所以,我这些天在做的就是把安妮宝贝和张爱玲反复中比较,最后得出一个还需要继续来自于我的系列考证:她们所运用的语言,其实是汉语开出忧郁而完美的花。
真的,当我晚上下班奔波在回家的路上,当我遭遇了交通红灯在等待的时候,当我在夜晚临睡之时的回想之际,安妮宝贝携带着她的那汉语忧郁而完美的花,一次次的走了过来,我好像听到她在对我说:你好读者,阅读我的书,辛苦了!于是,我的心底每当此时就好像升起了一股期待的情绪,期待什么呢?我知道,我,我和读者们期待的其实就是通过安妮宝贝的写作,让我们美丽的可爱的汉语,继续开出忧郁而完美的花!但是,作为一个图书馆员,此时我比作为一个安妮宝贝的读者,我更知道我期待的是:明天早早到来,我在图书馆里等待这位或者那位读者到来,把安妮宝贝的书——图书馆的书借走,实现图书馆的书籍阅读,就是实现了一个图书馆和一个图书馆员的存在和工作神圣的价值所在:多流通一次,就是我们的共同价值多实现一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