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全家早起,趁着太阳还不“热情”,粑粑麻麻准备带小朋友到汽车主题公园玩耍。
粑粑驾车途中,接到同事电话,原来是钓夜鱼的余叔叔驾车回家,将要途经我们家,准备给小朋友分享夜钓“成果”。
于是粑粑对小朋友说:“有位喜欢钓鱼的余叔叔要给小朋友一些鱼。”这句绕口令一样的话小朋友听起来一点也不费力,还不断问麻麻:“姓余的叔叔都喜欢钓鱼吗?”
粑粑说:“余叔叔不仅喜欢钓鱼,还喜欢做鱼、吃鱼。”
麻麻接着说:“粑粑不信余,他既不喜欢钓鱼,更不喜欢做鱼、吃鱼。”
后来,小朋友围绕着“鱼与余”的问题有了两段精彩的话。
话题一:男人喜欢钓鱼,女人喜欢做鱼,小孩儿喜欢吃鱼。
虽然麻麻不知道小朋友从哪里学会了男人、女人一类的词语,也觉得这样的话至少放在我们家不太适用,不过麻麻依然觉得小朋友说得好!
话题二:姓余的叔叔都喜欢钓鱼?
小朋友对“姓余的叔叔都喜欢钓鱼”的命题一直有些疑惑,从早上到晚上都一直在追问麻麻这个问题。
晚上,麻麻和小朋友一起去接“到余叔叔家吃鱼”的粑粑,行走在余叔叔家的小区中,小朋友还在问这个问题。
麻麻说:“你自己觉得是吗?”
小朋友说:“你把姓余的叔叔都叫过来,我让他们举个手!”
哟!小朋友还想到了要用数据说话,知道要调查统计。
麻麻赶快表扬小朋友,夸奖她会想办法。紧接着麻麻也提出了自己操作的难点:“把姓余的叔叔都叫来?那是多大范围内的呢?全国的?人太多,我做不到!CD的?别说CD,就是我们当地,麻麻也没有那个能耐!我只能帮你找一些我认识的余叔叔了!”
麻麻还想向小朋友渗透一些选择调查对象的方法,结果只听嫂子在阳台上一声热情的招呼:“S老师、小朋友,你们来了!”
这个问题,就留着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