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王给我换了手机的电池和后屏,感恩他。后屏坏了一年多,觉得有手机壳的保护,不换也没啥影响。老王最初建议我换手机,手机运行速度还不错,我更觉得没必要换。后来,我就说后屏碎了,可以换。老王从淘宝买来材料,顺便把电池也帮我更换了。喆喆在一旁观看,也学到不少知识。
昨天傍晚感觉很累,这个累,一方面在上午的时候骑车去参加读书会,呜呜的北风,又凉,蹬车又费力。另一方面,读书会的感觉并不太舒服,我在那个场域里,总觉得不自在。感觉到大家都在谈论头脑里的故事,认知强大,离自己的身心都很远。我到底喜不喜欢参加读书会呢?我对场域有怎样的期待呢?带领人很重要,但又不太可能遇到一个完全符合我的期待的人。就像伴侣。我的需求是什么?
说说感觉吧,不在头脑里打转。
真实一些。先说在读的书,动中禅,我们有我们的理解,但好像又不敢表达,好像带领人知道一套答案,比如她说这是开示,很深奥,不简单,需要好好参悟。一方面她有她的认知和领悟,我们不知道,我们对于自己的领悟没把握,担心被评判,不被认同,我们的领悟很粗浅,没深度。所以,她上次所的时候,大家交流起来就没啥顾虑,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实,开示不假,但也是一套生活哲学,生命哲学,通过这套方法,让人认识自己,看见自己,连接自己的,最终都是要体验到一个怎样的内在运作系统。当然,每个人的当下状态不同,能体验到多少就体验到多少。能领悟多少就领悟多少。有方法,去实践,去练习就好。不用把这套方法想得高高在上,敬而远之,而是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个提醒,就很好呀。
还真是,有某两个人来的时候,能量场都高了,不然,能量场都低了。
看见本心本质,需要静心,耐心,更需要释放掉那些障碍,甚至不是障碍,是资源,穿越痛苦的脆弱层,就可以抵达本质层。
刚刚做呼吸练习,看见了前两天浮现出来的恐惧,担忧,当时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观照,经验,直到经历周五,身体用疲惫和不想动向我提示。
二月快要结束了,我的工作还没有成果,金钱收入还没有多少,不能够带孩子去做训练,这让我很着急,很难过。我到底在干嘛,也会惊诧于自己的跑偏,忘记自己的需要,在外面跑呀跑,追呀追。下周一,好好准备体检的流程,争取匹配上推广师。咨询工作可以安排少一点。咨询工作还是挺促进成长的。给冯老师的一对一也很滋养我。
我对时间的紧凑有担心,害怕自己缺少休息和调频的时间,可以创造呀,早上的时间,少一点一对一的时间。总之,觉察自己的行动,和身心的需要,太重要了,要练习,要自我提醒。要书写复盘。
重视自己的需要,回应自己的需要。发现问题,正是调整的时机,不断尝试,不行就调整呗。
写了这么多,轻松多了。支棱起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