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头悬梁锥刺股,寒窗苦读的故事。在科举时代,又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有的人皓首穷经,耗尽毕生精力也不能高中进士。因此,学习被认为是一件痛苦的事。为此,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然而,为什么不能以乐作舟呢?为什么学习一定是痛苦的呢?
“学海无涯乐作舟”体现的是一种享受学习的心态。有很多人不愿意学习,不喜欢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觉得学习枯燥乏味。因此,学习成了一种煎熬,仿佛身陷炼狱。为什么这么多人沉迷游戏而不是学习,就是因为游戏很有趣,很吸引人。然而,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可以通过使学习趣味化,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学海无涯乐作舟”强调了我们要学会学习,真正会学习的人会把学习当成乐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将学习过程趣味化,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乐在其中、乐此不疲。这样的话,学起来会更轻松、更愉悦,也更容易坚持下去,从而走向成功。这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享受。
学习也可以很有趣,比如背英语单词。我在高一时背过一个单词“workaholic工作狂”,我把它音译为“我靠好累”,很形象,而且有关联、有趣味。所以只背了一次这个单词,我到现在大一了还记得。我的老师还有一个更经典的,把“ambition志向”音译为“俺必胜”,我一下子就记住了。李阳疯狂英语还有一个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把“pregnant怀孕的”音译为“扑来个男的”,有趣又好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去学习知识,真正体会到“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的真谛。
将“学海无涯苦作舟”转变为“学海无涯乐作舟”,需要我们转变心态,学会苦中作乐,把学习当成乐趣。“外卖小哥”雷海为的工作很辛苦,然而他在工作的间隙仍能坚持读诗,把学习当作乐趣,调剂枯燥乏味的工作。许渊冲老教授年近百岁,仍然坚持每天翻译莎士比亚到凌晨三点,因为他一生都把翻译当成一种乐趣。
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纵然学海无涯,也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学习过程中的辛苦是在所难免的,但最终学到了知识,而且收获了乐趣。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