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之后,总有“某地高考状元是围棋高手”的新闻。包括上次我们提到的徐嘉骜。盘锦的王治同,丹东的张浩研,黑龙江的王涵(女)长沙的曾午午等等。
这让我们不禁想问:学围棋能让孩子的成绩提高吗?学围棋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吗?
作为一项脑力智慧竞技运动
围棋从诞生之初就是教育工具
围棋:生静气,磨性子
能有效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思考方式
它有太多值得推崇的地方,所以才会经久不衰
固然,围棋下得好的孩子里,有很多成绩出类拔萃的例子。固然,棋类高手的平均智商远高于普通人,这也是广受公认的研究结论。
不会下围棋也有很多高分状元,确实如此,目前学棋的孩子还只是少数,但他们之中学霸和高分的数量却占了相当的比例。
但是,究竟是下棋让人变得更聪明,还是这些人本就更聪明,只不过通过下棋被选拔了出来呢?我们也许并不知道,到底哪个方面占比更大。
但不可否定的是,围棋对孩子的智力、注意力、逻辑力等有着很好的锻炼和开发,而这些行为习惯和思考方式的成长,一定会给孩子的成长路上带去惊喜
。
我接触过很多带孩子学了几年围棋的家长,大家最大的感受是,孩子变得更专注了,也更懂事了。
学会下棋,势必要求你能稳稳地坐上一小时。所以学会下棋的孩子,往往能比同龄人更加专注,也更擅于投入自己的精力去做一件事。
下围棋,更懂事
可是学会下棋,就要求你在一个小时中持续地努力,并最终面对你努力的成果。而整盘棋的成果,是由一个个小局部的战斗成果组合起来的。每个局部的成败合在一起,最终导向了整盘棋的成果。
学会了下棋,孩子往往会体会到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并且在不断的胜败参半中,日渐懂得胜不骄败不馁。
于是一段时间之后,孩子明显变得比同龄人更懂事了,
这一点也不奇怪。
学棋让孩子变得更懂事,不仅仅是让孩子懂得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并且锻炼出面对失败的抗挫能力,还有在学习围棋礼仪(学名棋道规范)的过程中学会尊重和规矩。好的老师,是绝不会放松对围棋礼仪的教导的。
下围棋的人上进心一般比较强,争强好胜是一个好棋手的特质,在经历过多场比赛后,自然会对胜利有追求。比如柯洁在今年高考祝福的微博中写道:确定自己将要豪夺最终桂冠之时,惊觉,我,所向披靡。一个王者的霸气尽显。下围棋会提升自信心,面对困难不去害怕,而是攻克它。
更专注、更懂事,这只是学棋的孩子走出的第一步。当孩子走的更远,家长们会逐渐发现孩子们更大的收获。那就是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
学围棋,提高专注力,学习才会更高效,棋盘上的紧张斗争,让人不敢松懈,能更好的培养专注力,学围棋,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做事有规划,行棋有规,落子有道,要有步步推敲和思考才能赢棋,学围棋,培养大局观,总比别人多看几步,棋盘上落子布局,每一步都要思量,不仅要考虑每一子得失,还有思量大局,围棋对修身养性,锻炼思维,智力开发、情绪稳定、心态调整等方面都有好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