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10月份的考试做准备,听政治课。听的时候都明白,听完1个字也记不住。哎果然年龄越大记忆力越差。
好在今天有两个特别的点,留下了深刻印象。要说是新鲜的观点吧,还真不是,只是能联系实际后,就觉得太有意思了。
1
第一个点:矛盾是发展的动力。
矛盾里体现着需求,求而不得,以及想要改变,成了动力。
前几天,一位伙伴恒恒说有一个新的工作机会,优缺点很明显。昨天正好时间凑巧,就电话聊了聊。
今天听到-矛盾是发展的动力。就好想拆解一下恒恒所面对的矛盾是什么。
首先,为什么会看新机会,会为新机会的面试做准备。
是 追求成就感的需求和原有单位不给个体机会和功劳的矛盾;
这里可自控的是自己的追求,能力,落实到工作上,很难通过一己之力改变单位的现有体制,所以这个矛盾成为向外看的动力,寻求新机会。
其次,为什么会对新工作犹豫不决呢?
是 追求成功发展职业的确定性需求和创业公司未来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的好处是可以让拨开表层的薪酬,职位等烟雾弹,看到深层的部分。
别说创业公司未来不确定性了,现在变化这么快,没有什么是确定的。我们所担忧的不是公司发展不好,而是公司发展不好影响了个人的发展,公司发展好了,自己分享不到胜利果实。
那么这里面,公司发展固然靠大家的努力,这占一个人和的要素,但更多的要素,比如市场,比如天时 地利 等,却不是自己可控的。
我们能掌控的是,让自己在工作中,有意识积累资源:能力资源,经济资源,人脉资源。这些资源积累就是给自己积累多个选项的能力,公司发展好与不好,我们都有选项可自由选择。
所以,矛盾还真是一件好事儿。
2
第二个点是市场经济的作用
市场经济激活了经济的活跃度,套用在企业管理力,就是激发了员工的内驱力。大家自愿 自发 的干活,有干劲儿还有创新的想法,因为不再是为别人干,是在为自己干呐。
所以激发内驱力的核心,在于,组织平台是否搭建了一个空间,让大家在这个空间里为自己的目标奋斗--为自己的目标添砖加瓦积累资源。而组织的利益保障是把员工的目标和组织的目标有机的统一,达到双赢。
这里面的细节可就更多了,按计划分配-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按需分配-每个人的价值贡献不一样,嗯,值得琢磨,有意思。
完毕。
ps:哎,为啥不是考点的地方,我都能记得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