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没多大物欲的我,自然就少了许多烦恼。
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我家姐四个,先从大姐说起;大姐美丽逼人,气质非凡,自带光圈的那种。
争强好胜的她,不甘现状,力求改进。
40年前,15岁的她,辍学进了村大队的文具厂。主要是学做毛笔。(那时上小学的我,是用毛笔写大楷小楷字的)
她白天在工厂做工,晚上就在家里私自做些毛笔贴补家用,小她3岁的我就跟着打下手,梳马毛,捏笔头。梳子是骨制的,特别锋利,手部受伤是难免的。
记得有一次,她下班回家,站在我身后看我学活,突然,伸手就给我一巴掌,厉声说:我是怎么教你的?胳膊肘怎么能放在膝盖上呢?其实我是太累了,在被打之前刚放上去的,所以特别委屈。跑出去一屁股坐在了奶奶还在翻新缝制的棉被上,嚎啕大哭!
还有一次,不记得为啥事了,就记得也是她,突然在我耳边大吼一声,说要咋着我,给我吓得猛一抖,然后就大哭,边哭边说,你给我吓得直发抖,被我爸看到,伸手从墙上抽下来一个小鞭子,问她咋就那么厉害,结果她一溜烟的跑出去,直到天黑才在村口路边树下找着她!
话说回来,还是她做的毛笔,被一个跑外交的姑父带出去了,说是年底回来给钱,结果到年底,姑父又把毛笔带回来了。
这回可惹恼了我这位好胜心极强的大姐,指着我那位姑父说:“你什么能耐,我还指望用这些钱过年买新衣服呢”!
第二天我姐就喊上大她两岁的闺蜜,(其实是为了壮胆),我姐跟她闺蜜说,“见了人你只管待着,不用说话”,(结果被误认为她闺蜜是聋哑人)因为那位姐忽闪着两只大眼睛,谁说话看着谁,就是不说话。(她怕说错话惹我姐发脾气)。
她俩是骑自行车带着毛笔,到离家百里外卖货的,因为家乡盛产毛笔,走出去才有销路。当时流传这样几句话,蒋桥的烟,蔡沟的鞭,杨集的毛笔飞满天!
无师自通的她,直接背着包走进校长办公室,问校长需要帮学生买毛笔吗?校长说不知道学生要不要呀!
我姐鼓起勇气,手上举着一把毛笔,直接就闯进了教室,她站在讲台上,摇晃着手里的漂亮毛笔,高声问班级里的学生,想要毛笔的请举手,结果好多孩子都高高的举起了渴望拿到毛笔的小手。
校长还有老师也没办法,只能数一下有多少个孩子举手,就统计一下数量,帮他们先买下来,这算是我姐初战告捷,过年有买新衣服的钱啦!
75年发大水后,我们那里是重灾区。各村都成立了生产自救办公室,后来我姐就带上生产自救办公室的介绍信,也带上了对经商存有偏见的当时只有十几岁的我。
我姐做销售是比较拼的,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
带上我远行,纯粹是为了搭个伴不会孤单,别的没啥用。我对销售没兴趣,姐问我对啥有兴趣,我说画画,我姐问我说,画画能当饭吃呀?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