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陌生人
2、朋友、同学、同事
3、亲密的人
一、陌生人(不熟悉的人)
这个包括你在大街上、地铁里、出差、旅
游,所有与你擦肩而过的人,还有刚刚认识
的人,比如刚见面的新同事,这个时候他们
很多行为你是不容易原谅的,特别是发生一
些粗鲁行为的时候,你的心里自然而然就给
他们打了负分。
二、关系近一点的人(朋友同学同事)
如果陌生人成了你的亲戚(比如姐夫吧),
你和同事相处了几个月的时间,这个时候你
对他们的要求就会变低,之前看不惯的行为
现在能接受了,心里或者嘴上甚至会不由自
主的为他们辩解。
举例说我一个同事吧。TA是一个喜欢挂了电
话骂客户的人,我刚到公司的时候很不习
惯,很反感,心里是偏向客户的,经过几个
月的相处,虽然TA还是会挂了电话骂客户,
心中的天平却偏向了TA,我想刚开始我是纯
理性思维,后来就夹杂了感性的成分了。
这种现象之前我一直都在思考,但百思不得
其解,直到今天看了一本书,才知是由两个
原因导致的:
①“圈内人思维”
就是“圈内偏见”:对于隶属于与自己不同群
体的人,容易形成负面意见。
②“基本归因错误”
以不同的方式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圈内
人与圈外人的行为。
刚开始,这个同事对我而言是“圈外人”,TA
的个人行为我不能接受,但几个月后,TA已
是我的“圈内人”,我就以圈内人的标准来看
待TA了,之前看不惯的行为也能接受了。

下面说这篇文章的重点,就是第三种关系。
三、亲密关系(恋人、配偶)
对于亲密关系,我们最常有的一个矛盾是“我
们为什么那么容易争吵”。说实话我和爱人生
活在一起争吵是家常便饭,这个已严重影响
了我的生活,人很累。
人一痛苦就容易思考。
我常常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争吵:
不相爱?脾气差?没有钱?作?
这么多年都没有找到解决方案……
今天在看一本哲学方面的书,正好前面提到
的同事因为一点小事在骂人,听着听着就突
然想通了,脑中便总结了上面三种关系,得
到如下结论:
①第一种关系
要求高,期望低
②第二种关系
要求低,期望低
③第三种关系
要求高,期望高
正是由于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期望,造成我
们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

爱人之间总是容易争吵这个怎么解决呢?
放低对TA的期望,让期望值低一点。
我们对伴侣总是寄予太高要求,这些要求其
实都是自己内心真实需求在对方身上的投
射。比如我一直希望另一半是个很有上进
心,事业有成的人,并有意无意的逼迫TA按
我的要求去做,但其实TA只是一个安于现
状,小富即安的人。这个真实情况是:我是
一个不愿意安于现状的人,我希望自己事业
有成,但我还没有能力达到,所以我把这种
需求转嫁到伴侣身上,如果TA失败了,我会
失望,但这个失望其实本质上是对自己的失
望。
“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
会身披金甲圣衣,脚踩七色祥云来娶
我。”
虽然我们的梦想可能和紫霞一样,但现实
是你只是一个平凡的姑娘,与你相伴一生的
TA也只是一个人到中年就必须带着保温杯的
平凡的人。
(暂时写这么多,其实还有一种关系没有写,等我多多看书,有更深刻的认识了再写,今天就想到这么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