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学•国学•养生生活中的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智慧:可以累身,不可以累心!

王阳明心学智慧:可以累身,不可以累心!

作者: 海兄2020 | 来源:发表于2018-05-09 20:46 被阅读28次

闭上眼睛,想两个关键字,概括一下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你会想到哪两个字?相信“忙”和“累”这两个字一定逃不出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

那么“忙”和“累”真的是都市生活的真理吗?

 你在忙什么?

“我要挣钱,养家。”

“我要给孩子买学区房。”

“我得赚钱还房贷、车贷。”

“家里父母需要我寄钱回家”

这些答案都很常见。为房子、孩子、票子忙碌已然成为了都市人生的必选项。

 尽管忙,但又因为什么而累呢? 

在重压之下,都市人负重前行,舟车劳顿,疲于奔命,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得不到重视,精神状态也疲惫倦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生活的感知日渐迟钝,生命本真的灵气也日渐消磨殆尽。

不堪重负的都市人

我们再看看下面这些照片:

简单快乐的劳动者

上面照片中的体力劳动者,起早贪黑,却仍然洋溢着平和的笑容。都市里的白领精英们,对比他们可谓是“锦衣玉食”了,为什么反而不快乐呢?

是什么让忙碌的你,脸上渐渐没有了笑容,反而充满了急躁让人生厌的气息?

如果你目前正处于这样的生命状态,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我是在为什么而累?真的是因为工作任务本身吗?

A君:今天早上,上班迟到,在电梯里遇见领导了,他面无表情,不高兴的样子。完了,一定是领导因为我的迟到生气了。我要不要去主动和领导道个歉?说明一下情况?唉,其实是我昨晚熬夜追剧,早上起不来,我是不是要编个好点的理由?究竟编个什么理由呢?什么时间去找领导说呢?唉,真是愁死人了。

B君:两位同事窃窃私语,怎么见到我走过来,她们就不说话了?一定是在说我的坏话吧!哼,走着瞧!还是老乡呢!居然背地里说我坏话!

C君:这个策划案,两位领导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和方向,我自己的想法又和他俩完全不同,两位领导又都很强势,我究竟该听谁的呢?如果我坚持自己的方案,会不会得罪他们?烦死了。

D君:年底了,今年的任务指标总算费劲达成了。公司却又给我定了明年更高的目标!E君新来的,指标都比我定的高,我怎么能被他比下去,明年一定要拼了!

假如让人累心的是工作任务本身,那么,对于职场老鸟来说,应该不容易有累心的感觉了。但现实情况呢?恰恰相反,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反而更多地感到幸福、快乐。而职场老鸟们,反而个个疲惫不堪,难见笑容。

因此不难得出结论:造成累心的主因不是工作本身。

我们仔细思考会发现,让ABCD君累心的,是在工作过程中伴随而来的犹豫心、名利心、得失心、攀比心、虚荣心、妄想心等私心杂念。

人正是因为被这些意念和情绪牵扯,才感觉到累心。

来听听阳明先生对此怎么说:

原文 

问:“读书所以调摄此心,不可缺的。但读之之时,一种科目意思牵引而来,不知何以免此?”

先生曰:“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总有累,亦易觉,克之而已。且如读书时,良知知得强记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夸多斗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终日与圣贤印对,是个纯乎天理之心。任他读书,亦只是调摄此心而已,何累之有?”

曰:“虽蒙开示,奈资质庸下,实难免累。窃闻穷通有命,上智之人恐不屑此;不肖为声利牵缠,甘心为此,徒自苦耳。欲屏弃之,又制于亲,不能舍去,奈何?”

先生曰:“此事归辞于亲者多矣,其实只是无志。志立得时,良知千事万事为只是一事。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因叹曰,“此学不明,不知此处担搁了几多英雄汉!”——传习录【220】  

译文 

有人问:“读书是为了调节内心,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读书的时候,科举的念头又被牵扯进来,不知道该如何避免?”

先生说:“只要良知真切,即便参加科举,也不会是心的牵累。即便有了牵累,也容易察觉,克服即可。好比读书时,良知明白有强记的心是不对的,就克制它;知道有求速的心是不对的,就克制它;知道有争强好胜的心是不对的,就克制它。

如此这般,整天只是和圣贤相印证,就是一个纯然天理的心。不管如何读书,也都是调节本心罢了,何来的牵累?”

那人问:“承蒙先生开导,奈何我资质愚钝,实在难以免除牵累。听说穷困与通达都由命运决定,天资卓著的人恐怕对科举的事业不屑一顾;而资质驽钝的人则会为声名利禄所牵绊,心甘情愿为科举而读书,却又为此痛苦。如果想要放弃科举,又迫于父母的压力,无法舍弃,这该如何是好?”

先生说:“把科举之累归罪于父母的人太多了,说到底只是自己没有志向。志向立得定,良知即便主宰了千万件事,其实也只有一件事。读书写文章,又怎能牵累人呢?是人自己为得失之心所牵累啊!”先生因此感慨道,“良知的学说不彰明,不知道在这里耽误了多少英雄好汉!”

解读

阳明先生在对话中,针对读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累心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读书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种功利的念头,不知不觉就出现了。会产生求快、强记、争强好胜的心,这时候,只要我们发现并克制它就可以了。

读书的过程反而变成了我们克制这些私心杂念的过程,正是在为心做减法,怎么会因为读书而累心呢?读书只会让心越来越轻松才对!

我们拿做工作来类比,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贪多求快的心,难免出现强迫妄想的心,难免出现争强好胜的心,难免出现名利得失的心。当出现这些私心杂念的时候,我们要高度警觉,因为这些心思都是我们的私欲,是害人的。

我们要像猫抓老鼠一样,把它们抓住,坚决扼杀它们,也许一次不行,我们就再做一次。一次次地坚持做这样的功夫,我们就能渐渐摆脱这些私欲的困扰,直至清澈我们的心灵。

私欲像老鼠,不可姑息

我们安于当下的环境和条件,凭本心良知做事,做到问心无愧,毫无私心,不被得失名利所牵绊。这样,我们将充满了行动的勇气和临机应变的智慧,举重若轻,我们还会为此而感到累心吗?

把工作累心,归结为来自家庭的压力,归结于公司内部体制不好,归结于领导不英明、同事不给力等外因,这无异于“向外求理”。与阳明先生早年失败的格竹子的经历又有什么差别呢?

阳明先生为我们揭示了“心即理”、“心外无理”。一心只顾向外求理,而不能反思自己的问题,只能蹉跎了岁月,荒废了光阴啊。读书、做工作感到累心,怪不得别人,是自己致良知的志向不坚定罢了!

原文 

“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未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良知者也。 ——传习录【146】

译文 

“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有事情发生,便发挥心中的良知以应对,这便是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的意思。凡是处理得有好有坏,以及有困扰混乱的毛病,都是被毁誉得失所牵累,无法切实地致良知。

如果能够切实地致良知,那么平日所谓处理得好的事情未必就是好,所谓处理得不好的事情未必就是不好。所谓累心,恐怕正是由于担心毁誉得失所致,自己毁去了良知吧。

解读

我自己的工作,做得好与不好?这个道理,我们从哪里求?从领导那里求吗?如果不同的领导对你的工作有不同的评价意见,你又将如何获得这个“理”呢?

如果领导没有看见你的成绩,或者把你的成绩认作是别人的成绩,甚至完全否定你的成绩,这时,你还会相信自己吗?你会认为自己的业绩一钱不值吗?你会不会感到比窦娥还冤?

阳明先生指出:在做工作时,如果总感觉处理得时好时坏,遇事犹豫不决,当事情繁多时,轻重缓急无法平衡,失去次序,把自己忙成一团乱麻,这样的表现,往往是被毁誉得失所牵累,没有切实致良知导致的。

当我们能够切实致良知时,我们会用心体察工作任务自身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在良知的指引下,自觉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然后依次、有序地去完成它们。即使任务再多、再繁重,我们也能抽丝剥茧,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

写到这里,我联想起一个脑筋急转弯题:

“有一个人,他命令总统抬头,总统就老实抬头,命令总统低头,总统就老实低头”,这个人不是总统的亲人。请问他是谁?

你猜到答案了吗?这个人,是总统的理发师。

理发师在给总统理发时,该让总统抬头和低头时,绝对不能含糊。不能因为对方是总统,就犹豫、纠结,甚至低三下四,不敢下达指令。此时任何的犹豫都是因为被个人的得失心所牵制。

这就是理发师工作时应该致的良知啊!如果有得失心干扰,理发这件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也会变得慌张、手抖,反而会做不好。

做事时专注,不被外境所牵制,将会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这是幸福、快乐的境界,甚至可以废寝忘食,何累之有?

譬如,我们经常传颂的工匠精神。能工巧匠们忘我地工作,打造了许多无以伦比的艺术精品。这些都是致良知的妙用!

做事,也许会让我们的身体四肢感到累,但这只是身累,不应该心累!身累和心累的区别,相信您在认真读完本文,能够有所领悟。

学者研究发现,心思沉重的人更可能做出高危行为,比如抽烟、酗酒、飙车等。另外,他们常抱有美好的设想,一旦现实与预期差距很大,就会产生悲观、焦虑、烦躁、厌世等负面情绪。

有人因为累心,一夜之间白了头,甚至发生猝死的惨案。这是累心的致命性。

而那些整天乐呵呵的体力劳动者,他们每天尽心完成本职工作,下班后并不被工作的名利得失所牵累。该吃饭时大口吃饭,该睡觉时呼呼大睡,好生快乐!

累心之人应尽快找回一颗平常心,调整心态,看淡眼前的得失。做事尽力而为,不要把结果当成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不妨在接受任务时,把挂在嘴边的“我必须”换成“我尽力”,这样心态会更平和。

只要遵照阳明先生的教诲,我们就能做到“得失毁誉不滞于心”,我们的心就能够轻盈自在。即使面对再多、再繁杂的事务,我们都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不被外物牵累,反而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甚至能超常发挥,创造奇迹。

阳明先生当年在南赣剿匪,他在指挥激战的间歇,还能从容不迫地为弟子们讲学,这是何等淡定、强大的内心啊!

累心与累身,关乎性命和幸福,请务必明察秋毫。

为了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请不要再累心了!


致良知学舍(微信公众号Yangmingism):传递王阳明心学正能量

相关文章

  • 王阳明心学智慧:可以累身,不可以累心!

    闭上眼睛,想两个关键字,概括一下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你会想到哪两个字?相信“忙”和“累”这两个字一定逃不出大多数人的...

  • 没发布新文章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这篇文章见解深刻、独到,对王阳明心学有较深的理解。大致明白了心学的智慧。...

  • 身累,心也累

    “今年,我是真不想回去过年了。” 可真正在家待的时间只有那么几天,还要买各种年货给亲朋好友。 还得给老人小孩红包,...

  • 身累心不能累

    身累,心累,都是累,只是身累可以歇,而心累,是难以触碰难以解脱的痛楚。 或许给我一个拥抱我就会开心得像个孩子,给我...

  • 感悟人生〈11〉

    有人说 人活着太累 对谁都不要说 只有对自己说 只有自己才知道为什么累 身累 心也累 身累 可以慢慢恢复 心不能累...

  • 勉强合群,累身累心

    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网友的提问,说他年收入只有7万,老婆却非要让儿子上一所贵族幼儿园,理由是想让孩子融入更好的圈子。 ...

  • 弘新开示:传承妙法道自然(四)

    不求而自得,方为真生活。 智慧度人生,圆满真解脱。 累心和心累有什么差别?心累→多心,累心→操心 身忙心闲即禅定,...

  • 夏虫不可以语冰

    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鸡同鸭讲,鸡讲的累,鸭听的也累。

  • 身累心欢喜

    最近一周多的时间,在医院陪老妈。前前后后光各项检查就做了5天,有4天要空腹,真是够折腾。 姐姐昨天...

  • 心和身累

    心累和身累是不一般的,曾今有个同事,看着她每天的状态都特别好。其实她是是一个做业务的女销售,有次我问她,为什么你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心学智慧:可以累身,不可以累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go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