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缺乏实践能力之“痛”,中小学更应反思

缺乏实践能力之“痛”,中小学更应反思

作者: 仰望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11-11 22:34 被阅读0次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龙梦晴长期不断探索校企合作育人,志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缺乏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素养,是应用型专业教育之‘痛’。动物医学类专业属应用型本科专业,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且重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龙梦晴说。基于这种理念,他经常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观摩、生产实习、社会实践。(11月11日  新华网)

        “学生缺乏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素养,是应用型专业教育之‘痛’。”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龙梦晴一席话,点中的不仅的是大学教育之痛,更是基础教育之痛。大学生缺乏动手能力与实践素养,根在中小学教育长期忽视实践能力培育。不能让学生实践能力缺乏成为教育之“痛”,大学要警醒,中小学更该反思。

        如果从教育目标、课程设计、从教材编写去看,学生是不应该缺失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素养是名正言顺列入了教育目标中的,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没有忽视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设计中,不仅有综合实践课程,还有劳动技能课程,还有社会服务课程,这是课程安排,课外更是将实践活动当作重点强调,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实践项目。实践能力培养还体现在学科教材内容中,随便翻开教材,都可以找到实践的内容,实践探究更是高频率的词汇出现在教材里。应该说,中小学教育在体系上已经对实践有了完善的安排,按照这样的教育体系,学生不可能普遍缺乏动手能力与实践素养,更谈不上是教育的痛点。

    但是,现实却就是如此,不仅湖南农大如此,其他大学应该也大多如此。大学生之所以缺失动手能力与实践素养,根源就是在中小学长期缺乏一以贯之的务实实践教育。中小学对学生的实践大多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有的甚至连纸上谈兵也称不上。比如很多探究实践,都被简化为教师以讲授代实践,实践过程被异化为程序化记忆。很多专项实践要么被忽略不计,要么被网络查找资料替代。虽然一些地方也会开展综合实践课竞赛,但这种竞赛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生实践素养,而是检测教师教授综合实践课的水平。虽然对教师、对学校有实践教学考核,但考核的依据是留下的资料而非实际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学校在安排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时,更多是布置任务,至于完成情况尤其是学生是真正亲自参与还是抄袭别人成果一般不会深究。现在的劳动实践、社会服务实践看上去很美,很多学校甚至还不时被媒体报道。但这些大多是应景之作,为完成任务或者为树形象需要而专门开展的活动,很少成为常态化的日常行为。学生的时间从小学到中学都被形式化甚至虚化,自然就不会具备动手能力,不会具有实践素养,到了大学,自然在实践中就显得无能为力。

        中小学实践能力培养之所以长期被晾在一边坐冷板凳,究其原因是评价机制未能与时俱进同步更新。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亦或是学校的质量检测,都没有将学生的实践能力纳入其中,对学生没有任何激励措施。学生动手能力再强,实践素养再高,都无法与考试分数相提并论,分数才是决定优劣硬道理,在这样评价机制下,有哪位学生愿意花时间去参加实践呢?对教师业务评价,除了上课水平与考试分数是硬件,象引领学生实践指导实践完全凭教师良心,扎扎实实去落实,固然不会遭到指责,但忽略过去只要执教水平高教学成绩好,一样是优秀教师;反之你十分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但成绩一般教学水平一般,实践教育即使是亮点也会被埋没。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师业务中并不能成为显性因素而存在,有几个老师愿意不遗余力呢?上面对学校考核,也不会在乎实践落实得怎样,而且即使看也是走马观花,看看活动开展的资料是否有亮点,仅此而已,学校搞花架子应付也就顺理成章。

        中小学的实践教育要想名副其实,除了教育理念更新,让学校、让教师乃至让学生都要充分认识实践能力对人生今后的巨大影响之外,更需要从评价机制全面改革。要将实践能力的评价由隐性转向显性,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实践能力能够成为成绩一部分,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因素。这种评价不仅对学生适应,也适用于对教师业务评价,还适应对学校办学水平评估考核。

        评价机制有了配套联动改革,实践能力能够成为成绩组成部分,势必会引起学校、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素养就会得到有效培养,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的教育之“痛”就必定会消逝。

相关文章

  • 缺乏实践能力之“痛”,中小学更应反思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龙梦晴长期不断探索校企合作育人,志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缺乏...

  • 我相信复盘的力量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缺乏反思能力,觉察不到自己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找不到反思的切入点和着眼点,这是许多老师...

  • 【反思日记】之“直播二、三事儿”

    【反思日记】之“直播二、三事儿” #实践反思一# “面对镜头流畅表达”,或将成为和“英语”一样的必备操作能力~ 1...

  • 对原生态的爱与赞美 王家训画笔写出生意

    如果一个画家缺乏长期的写生实践,缺乏对手臂、手腕和手指的驾驭能力,缺乏对笔和颜色的感觉能力,缺乏对他所描绘的活生生...

  • 学习的正确姿势

    实践实践再实践。没有实践的场景就要借助人专有的想象力,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反思 以...

  • 你了解反思实践吗?

    写下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反思实践。 什么叫反思实践?就是在学习得过程中能够对行动进行反思的能力。还可以...

  • 能力缺乏

    今天在11班上课,几个男生打瞌睡,我叫他们到教室后面站着听课,精神好了再回座位。 我继续上课,发现两...

  • 宝鸡眉县夏令营挖掘内在潜质

    教育学家指出,素质教育是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教育,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知”而不“识”,动手能力弱,执行能力差...

  • 说说那些道理

    思辨能力较弱,盲目崇拜权威,缺乏对生活的醒察与反思,动手能力较差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科学告诉我宇宙是如何运行的,...

  • 你的工作应当更有利于你的成长

    导语 由于在校期间缺乏求职意识,没有机会通过社会实践来磨练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喜好,因此就缺乏了前进的方向,导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缺乏实践能力之“痛”,中小学更应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if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