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下热点社会热点财经·投资·理财
盛宴戛然而止,出来混迟早都要还

盛宴戛然而止,出来混迟早都要还

作者: 七年蝉龟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14:51 被阅读196次

最近炸懵债市的,是一颗颗地雷。速度之快,频率之密集,出乎所有人意料。

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四个月,全国有16只债券出现违约。在这些违约的企业里,民营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这是今年企业债违约最令人担忧的地方。

盛宴戛然而止,出来混迟早都要还

钱还不了,只能以命抵债。这似乎有些四面楚歌的悲壮。

55岁的金盾股份董事长周建灿,面对公司濒临破产,高利贷逼债,从五星级大酒店高楼一跃而下。而他的死,却没能免除金盾集团约百亿的债务。

与e租宝、云联惠这些搞金融诈骗的不同,周建灿把从高利贷借来的钱大都投入到扩展实业中。

这些项目投资周期长,回报率远未达到预期,周建灿的资金链逐渐紧绷。

银行的钱还不了,周建灿就想借民间高利贷周转一下,没想到就这么掉进了冰窟窿。民间借贷利息都很高的,有的9分,有的甚至1毛2。周建灿两年间付了17亿利息:一笔2.1亿元借款,利息还了5.9亿。所以,崩盘是迟早的事。

周建灿和他的金盾集团,只是岌岌可危的民营企业家的一个缩影。

这些被债务拖垮的企业,有的死于创业失败,有的死于盲目扩张,有的死于经营不善,但归根结底是因为:逆势而行。这个“势”就是信贷周期。

简单的说就是,在市场不缺钱的时候,可以顺势而为,适当借钱扩张;在市场缺钱的时候,就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能心存侥幸。

其实在2016年,最严厉的楼市调控出来以后,高层已经释放了明确的货币紧缩信号。大会小会强调的都是去杠杆,去债务。

去债务,首先从去产能开始。一张红头文件,有的民企就关门走人了。去产能导致的原材料上涨,又让很多民企不堪重负。本来就那么一点点的利润空间基本没了。

去债务,第二步就是把杠杆降下来。四月份,社融增速降到10.5%,对应新增社融18.4万亿,比17年的19.4万亿减少1万亿。这少掉的1万亿,原来是用来还债的。现在央行把流动性回收,这意味着今年新增融资不够偿还存量债务利息,债务违约潮必然会出现。

盛宴戛然而止,出来混迟早都要还

前面说这些债务违约的企业逆势而行,就是没有看清国家未来要降杠杆这个大方向。

2015年ZF打出了去库存的口号,同时金融上大力支持,结果很多企业以为强刺激来了,盲目发了很多债,上了很多项目,结果呢?地方财政问题暂时解决了,ZF的债务通过卖地转移到了企业身上,企业的债务率不断上升。

企业过度借钱,过度负债,一直是中国经济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些企业是地方的纳税大户,具有政府隐形担保,但反而刺激了这种负债的信心,结果就是杠杆比例越来越高,钱都投到了危险领域。很多企业其实早就已经资不抵债,说白了已经进入了庞氏骗局阶段。

中国要调整经济结构,就是要决心把这些僵尸负债企业清除掉,这种阵痛不亚于90年代国企改革。

倒逼实体经济去杠杆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这个过程中,高负债企业肯定会尸横遍野,但这种做法也是没办法而为之。

如果不让这些问题一个一个的先爆掉,那么等他们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引发核爆的效果。届时金融体系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楼市泡沫倒逼政府要加强金融监管,资管新规出台后,原来银行体系内通过灰色通道流出去的钱被卡死了,这就实际造成了企业融资进一步困难。

就像金盾股份公司,他们发行债券,仅仅是为了借新债还旧债。如今市场钱少了,新债发不出来,那么老债的利息都付不出来了,也就造成了实质的违约。

M2增速下降,社会融资规模缩小,这就是货币越收越紧的过程。也是ZF主动去杠杆挤泡沫的过程。换句话说,ZF就是要让一些不断借新还旧,债务负担过重的企业炸掉。如果没有看清楚这个大势,负债过高的企业,只有接受被淘汰的命运。

看到这一连串的企业债务违约事件,不禁让我想到了居民债务。

前段时间有份报告说,大陆每940人中就有1人是千万富豪,而在千万资产的高净值人群中,北京更是每83人中就有1人拥有千万资产。

的确,中国的房子圆了很多人的百万富翁梦。但是,对大多数刚需而言,只是“百万负翁”而已。有的人生活并不幸福,因为房子值多少钱就意味他们要背负多少贷款。

盛宴戛然而止,出来混迟早都要还

对多数选择贷款买房的家庭来说,他们未来的20-30年已经变相被银行贷款捆绑住了,房子吞噬了国人的全部购买力,很多家庭除了房子一无所有。

房子,消耗了大多数国人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几十年的奋斗成果,甚至让他们透支了未来几十年的奋斗。

日前,工行董事长易会满在演讲时表示,2010-2017年,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与可支配收入之比从25.4%下降至12.7%。与此同时,居民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由33%升至49%。

到2017年,我大中国的居民消费性支出增幅下降到5.9%,乃是1990年以来的次低值。

高房价虹吸资金,抽干了实体经济的金融血液,抽干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居民债务和企业债务是绑在一起的。

如今,企业债已经开始暴雷了,居民债的明天又会如何呢?

相关文章

  • 盛宴戛然而止,出来混迟早都要还

    最近炸懵债市的,是一颗颗地雷。速度之快,频率之密集,出乎所有人意料。 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四个月,全国有16只债券...

  •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

    看完《雏妓》,感慨良多,第一反应是香港电影环境真的太好,什么烂剧本都能出街,而且出了街,居然也能卖钱。 大陆的80...

  •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

    又是加班的一天,有点累,坐在椅子上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 疫情当下,单位对出勤人员数量和人员的密度都有限制,不能上班...

  •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

    前几天重温了一部TVB的武侠老剧《风之刀·武林启示录》。聚贤山庄的庄主司马纵横十年前利用卑鄙手段陷害本是好兄弟的强...

  •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

    身边的很多朋友,彼此已不再往来,也许是文凭学历不同,收入有了差距,慢慢共同语言就少了。人在没有钱,没有社会地位时,...

  •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

    我从小就很喜欢看书,不是因为我有多学霸,而是因为: 看别人的故事,永远很轻松 。喜怒哀乐,成功失败都来得那么轻易,...

  •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

    为什么写这个题目呢?是因为部门圣诞趴的一次聊天。 部门今年来了一个新同事,因为部门很大,楼上下分别有一个办公室,那...

  •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激动人心的时刻,包括被大牛激励,被美好吸引,被热情点燃,或者小心脏砰然心动或者肾上腺素飙升,...

  • 出来混,迟早还

    小孩儿的心是率真而单纯的,像亮的眼,容不得半点尘埃的入侵。 就像我家这位怜人的小公主。前两天撒娇的时候,妈妈随意哄...

  • 大家出来混,迟早都要还——2015.12.16

    在网上看到了这么一个帖子:我们有时会忽略,但却是非常不尊重人的细节。看完之后,好好反思了一下自己,虽然我自认为自己...

网友评论

  • 代码移动工程师:听你这么说感觉山雨欲来风满楼
    67423dc346cc:@代码移动工程师 日本房市最牛逼时候也就可以买下两个美国,前几个月看个资料,西朝鲜待售房地产市值超过450万亿

本文标题:盛宴戛然而止,出来混迟早都要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mb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