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动手,我不知道他们的菜味道如何,十二、三岁的孩子,应该烧不出啥好菜,能烧熟都不错了。
那时我们女孩子从不和男孩子说话的,因为有个同学的哥哥和那两个大山的孩子玩得好,也就略知一些他们的生活情况。
开始大家都不接受他们,特别是调皮的男孩子,总是欺负他们,还给他们取了绰号“大山鬼”,慢慢地很多人这么叫,那两孩子也不在意,还是风轻云淡地读他们的书。
后来不知道怎么传到其中一个孩子母亲那里去了。她顺来路了一次学校,借了老师20分钟的时间,发表了一次演讲。
“同学们,对不起占用了你们的时间,我是大山的子民,我的孩子能和大家在一起学习,我觉得非常荣幸……”孩子母亲从大山孩子上学的不容易说到大山一年四季的变化无穷和美丽,说到路途的艰辛和希望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愿望,最后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加课间十分钟,意外得到了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后来,从我们老师那里得知,孩子的母亲是上海知青,插队来到我们这里,是唯一一个留下来的,比较有文化的年轻人,留在我们这里帮助培训老师,改进教学条件,还主动要求调到大山里去教书,嫁了当地的代课老师,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做了很大的贡献。
难怪我总感觉她和普通的村妇有些不同,原来就是她那浓浓的书卷气呢!
我们都很惭愧以那样恶劣的态度对那两个山里的孩子,而他们却从来不计较,从那以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改变了对他们的态度,还邀请他们去自己家里玩,吃饭。
在那个暑假,我们去看升学考试的成绩,大山里的两个孩子都考上了重点班。那年小升初考试,老师说破了历史记录,升初中是百分之90,我觉得是跟那个孩子的母亲那次演讲有莫大的关系吧!
同学聚会,再遇见那两个大山里的孩子,他们已经是健谈的事业有成的大叔了,说正在为家乡的建设忙碌,如今的路已经修到了大山里面了,他们还邀请大家去他们家里玩。
那时候,孩子们上学真的不容易,现在呢!其实也不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