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后台留言给我:
我昨天还跟一个朋友聊天,她说她的亲戚朋友开始用一种很社会的相处方式(就是没事的时候不联系她,有事找她才联系她),她说他们不应该用这种方式,对待她这个没进入社会的人,她不喜欢。我觉得这篇文章适合给她看看,我们就这样在风里长大。
是我假日里写过的一首散文诗
我常常一个人
走很长的路
在起风的时候,觉得异常清醒
我常常一个人
想象很多种未来
在被骨感现实冲击的时候,显得异常淡定
越发淡然
我觉得
便是有几分长大了
假日里
慵懒的时候
便活成了浪费时光的模样
但还是希望
人潮拥挤没丢了自己
在美好的世界里
尽情微笑
在坏的时光里
放声高歌
听她这么说,我很庆幸。
如果“在美好的世界里,尽情微笑,在坏的时光里,放声高歌”这短短的话语,能够安抚她朋友初入世感到的薄凉,我会很心安。但是说真的,话语说起来,可以是很傲娇很随性,但是做起来真的很难,至少目前的我真的做不到,姑且能说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我也不喜欢朋友用这种很社会的方式对我,这样被对待,某些时候我也做不到云淡风轻,内心毫无波澜。特别是上大学以后,朋友四散各自天涯,联系自然减少。偶有交集也大多是寒暄。
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学校里有关微信投票的事情特别多,然后我们便各自拉票,给许久未联系的朋友发一句“在”,然后就说“帮我投个票吧”。再之后草草结束这段尬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互发消息。这种事情朋友干,我也干。次数多了自己也不好意思了,我和室友谈起拉票的时候都说有些许尴尬。好多朋友长时间没说话了,突兀的发一句“在”,目地就只是投票,然后急着找下一个人,还没怎么寒暄就说拜拜。即使寒暄几句,对方也知道只是应付。总有种小小的不好意思在里面,虽说彼此都不太计较,但是或多或少有些许不舒服。
2
前几天朋友和我抱怨说“现在这个年龄真有些尴尬,对人好怕换得不到真心,对人一般,所有的事情又都只能自己扛”。
以前的她,对所有人都很热心,从小到大的教育是这么告诉她的,甚至大学以前她都觉得那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她陪那些女孩去上厕所,她陪那些女孩去逛超市,帮她们顺带取快递,绕绕也没事,好像她的世界真的都是欢笑与温暖。只是后来她发现,她只能自己去超市,如果只有她想买东西;她回家的时候没人帮她把行李送到楼下,很多时候她都曾那样帮过别人。
在某一次生病发烧只获取室友只言片语的关心,没人像电视里一样递一杯热水给她,没人陪她去医院的时候,她开始反思,觉得以前的一切都没有意义,觉得自己像个傻子一样。
说好的真心换真心,好像也不像她想得那么理所当然。现在的她,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去超市,一个人走走停停,少了当初那份热闹,却多了一份自在。她说我才不怕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扛,含着泪也要全力以赴,大不了一个人崩溃一会会,也不需要假意的真心。
我没说太多,只是说至少我是真心实意的,只是我只能用语言文字给她安抚,毕竟千里之隔。
3
说真的,我大二了,已经不是初入世了,好多棱角都已经被磨平了,不再狂傲,但依旧保有个性,不再张扬,也学会了适当的屈服。
所以我大抵是懂得怎么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了,不会去抱怨别人对待我的方式,世俗的,不去较真,真心的,用力珍惜,就这么简单。也不会花太多心思去考虑,要怎么对别人,只是从无恶意而已。喜欢的人,尝试靠近,不喜欢的人,顺其自然。
沈从文说:“在春天,去看一个人。愿你在历经过所有的世事沧桑之后,忍受了所有的孤苦无依之后,捱过了无数个泪往肚里流的夜晚之后,内心仍然充满积极向上的希望,依旧拥有疯狂爱一个人的力量。” 希望你,不管遇到多少不尽人心的事,都能以接受的态度去面对,然后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看到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这样“不管昨夜多么泣不成声,早上醒来城市依旧车水马龙”,我曾经因为对室友关系失望将这句话改成“不管你拉上床帘哭得多么惊天动地,下了床室友依旧谈笑风生”,然后刻意改变自己,不再热心,以一种得过且过,大家相安无事就好的态度面对我曾经一心想要大家以心换心的室友。只是后来我发现,我并不快乐。我坚信的做事之道是“如果这样做不快乐,那一定做错了”,于是我不再较真,不再强求我给别人十分的真心就要收回十分的珍惜。现在感觉一切都好,她们也都很好,我接受这种常态,所以不觉得憋屈。
“对我好的人,拿命珍惜就好,哪有心思管其他人”。这是一个个性十足的人对我说过的话,她每天看似独来独往,不在意众人眼光,其实自有珍惜的人。她说她很忙,来不及考虑那些她想珍惜的人以外的人怎么看她,想要靠近她的人自然会靠近她。我一直觉得她很酷,事实上她确实很酷,活成了她想要模样。她接受世界有时候的薄凉,所以不再主动对人好,但是对她好的人,都会幸运的拥有她。
其实这个世界还好,没人对你不好。
网友评论
其实这个世界还好,没人对你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