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穹窿山(2)

作者: 临湖风 | 来源:发表于2019-11-13 07:25 被阅读0次
走读穹窿山(2)

踏进景区,闪入我眼帘的是一潭深水,水色浮黄。据说是神农时代的赤松子曾在穹窿山取赤石脂炼仙丹,这泉就是赤松子炼丹时洗药草之水,故称为“丹泉”。

丹泉

跨过小桥,前门不远处有一亭子,见亭子匾额上写有“铁竹亭”三个字。

铁竹亭

朱老师在亭前告诉我们,铁竹亭是为了纪念穹窿山一位比较有名望的道者施亮生而建,他是上真观的开山祖师,道号铁竹道人。施亮生是苏州横塘人,13岁到苏州上真观出家学道,23岁拜徐演真门下为徒,学五雷正法。后来又在前明巡抚吴晋锡和真人张应京的协助下兴建上真观,把上真观扩建为5048间,称为江南的道教中心。施亮生为苏州的道教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劳,这里也是他当时下山经常休息的地方。我们后人为了纪念这位铁竹道人,就在此建了这个“铁竹亭”。亭的两边有一副对联“静坐不虚兰室趣,清游自带竹林风”,清代书画家王震所题,表达了一种雅趣和感叹。

穿过长廊,往前是“足畅轩”。

足畅轩

在亭下,匾额上“足畅轩”三个篆书字,我相了半天也想不出,朱老师笑着说:“轩字横着看就明白了。”我真是知识浅薄。继续向前,一个石牌楼展现在我眼前,前面山路就是传说中乾隆御道。据说这条御道是当年官员得知乾隆帝即驾临穹窿山时,一夜之间将一条山间小路开建而成。

踏上这条用花岗碎石铺成的石道蜿蜒而上,两旁高大的竹林郁郁怱怱,显得一片生机勃勃,满眼的绿色到底是春天,还是秋天,让人疑惑。一阵阵微风吹来,顿觉神清气爽,仿佛来到了桃源世界。

走读穹窿山(2)

一步一步前行,见路旁有一条山溪,溪旁有一石头,上面刻有当年李根源留下的字。

右一朱老师在讲解

朱老师指着石头,为我们解释了石头上的字。石头上有“听泉”两个大字,假如在盛夏来这里能听到泉水叮咚声了。

听泉 走读穹窿山(2)

眼前小溪在慢慢流动,浮起微微涟漪,在阳光下闪出阵阵弧光。山溪泉水不舍昼夜地涓涓流淌,显得安闲、恬静,那种纯净质朴气息的指向,一路向北汨汨欢欢地涌向碧波荡漾的太湖。

相关文章

  • 走读穹窿山(2)

    踏进景区,闪入我眼帘的是一潭深水,水色浮黄。据说是神农时代的赤松子曾在穹窿山取赤石脂炼仙丹,这泉就是赤松子炼丹时洗...

  • 走读穹窿山(1)

    苏州吴中藏书穹窿山我以前去过好多次,每次都是开车上去的。这次我们走读园林群组织去穹窿山走读,由群里朱老师讲读,要从...

  • 走读穹窿山(4)

    上真观是穹窿山最有名的建筑群之ー。上真观始建于东汉初平帝元始年间。距今已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道观原来在穹窿山巅...

  • 走读穹窿山(3)

    道边有“乾隆御道”四字由现代书法家崔护先生题写,崔护不仅书画著名于世,还能诗善词,是中华诗词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又...

  • 走读穹窿山(5)

    吃过中饭,我们跟着朱老师去孙武苑。沿着曲曲折折的无名山路拾级而下,崎岖的山路有点陡,只有缓缓而行。一棵小树顽强地从...

  • 走读穹窿山(6)

    离开朱买臣读书台,向前走一处石屋引起了我的好奇,听朋友讲电视台曾采访过石屋主人,他们不计报酬,常年在山上义务打扫卫...

  • 穹窿山

    穹窿山位于苏州市区西部,光福镇旁,跨吴中区光福、木渎和胥口等三镇,其主峰“笠帽峰”海拔341.7米,为太湖...

  • 穹窿山

    又到五一,感谢全体中国人的努力,今年的五一又看见了人从众,堵堵堵的盛况。没人了冷清,人多了烦躁,总难在两者...

  • 穹窿山游记

    辛丑深秋,吾同一司之友游于姑苏穹窿山。 穹窿山地处姑苏之西,因其形四周隆起,中间下垂,形似穹窿故名穹窿山。为太湖东...

  • 穹窿山记

    周末,转公交,上穹窿。 穹窿山,军事巨作《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有苏州地区四大之誉,一即主峰341.7米素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读穹窿山(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pc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