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春日登楼怀归宋代:寇准

春日登楼怀归宋代:寇准

作者: 诗雨丶 | 来源:发表于2020-11-25 09:09 被阅读0次

春日登楼怀归宋代: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译文

无事登上高楼远望,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

四野空空,只见流水,不见渡者。只有一只小船整日停在岸边。

黄昏时荒寂的村中炊烟缕缕,古寺深处黄莺啼啭。

这些多像我遥远而熟悉的故乡啊,想到这里,不由惊醒。

注释

引望:远望。

杳杳:深远的意思。

断霭:时有时无、忽聚忽散的烟气。霭,轻烟。

流莺:谓婉转的莺鸣。

旧业:祖上的基业,如房宅田地等。清渭:指渭水,源出甘肃鸟鼠山,横贯陕西渭河平原,东至潼关入黄河。渭水清,古人多与流入渭河而水流浑浊的泾水对举,称清渭浊泾。寇准的家乡在渭水北岸的下邽,他当时在湖北,所以有“遥清渭”的感叹。

赏析

首句“聊”字表明其并非因怀归而登楼,而后由登楼见闻引发怀归之情,进而进入沉思遐想,末句一“惊”字,生动地揭示了诗人由遐思默想到突然惊觉的心理变化过程,蕴含着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作者就说自己登上高楼,伸长了脖子,向远处眺望,只见到无尽的春水,涨满了河中。这一联气势很宏大,给下文发挥情感留下了充分的余地。古人论诗强调起句要拉得开,压得住,这首诗正做到了这一点。

“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俯察。诗人从平野尽头收回视线,开始细细察着楼前底下有无别致的景色。原来在这片广野中,竟横卧着一条河流,水上还有一条渡船。不过,四野空旷无人,既不见渡者,连那船家也不知到哪去了。诗人不由好奇,便将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但是看了好半天,也不见有个入来,只有那条孤零零的渡船横转在水里飘啊悠的,诗人心里琢磨着:看来这条渡船自清晨渡入后,就一整夭地被船家撂在这儿了。

这一联纯粹的写景句,宋人葛立方竟认为:“寇忠愍少知巴东县,有‘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之句,固以公辅自期矣,奈何时未有知者。”(《韵语阳秋》卷十八)这是从何说起,因此遭到清人何文焕的诘难:此联“乃袭‘野度无人舟自横’句,葛公谓其‘以公辅自期’,强作解矣。”(《历代诗话考索》)何氏的意见是正确的。寇准因为“平昔酷爱王右丞、韦苏州诗”(范雍诗序语),所以此地看见相仿景色时,很自然地受到韦应物《滁州西涧》诗的触发,便随手点化了韦句,而意境比韦来得丰厚,如斯而已,何来“公辅自期”之思。葛立方之说显然是穿凿附会。

“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写抬眼见闻。诗人伫望楼头已久,因此当他目光移开渡船,抬眼向荒村望去时,已近黄昏,村里入家大约已在点火做饭了,所以冒出了缕缕轻烟。高楼不远处还有一座古寺,听得出有几只黄莺在那儿啼嗽着。

也许是流水、渡船、炊烟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类似景色的回忆,抑或是无所栖托的流莺的啼声唤出了诗人心中对故居的思念,总之,登楼见闻领出了尾联的怀归之情。此时,诗人不可遏止地怀念起故乡来:在那遥远的地方,那清清的渭水流经的下邽,就是自己的故里,在那里,有自己的田园家业,有自已的亲人······迷离恍惚之中,诗人仿佛已置身故园,看到了家乡的流水,家乡的渡船,家乡的村庄。他完全浸入了沉思之中。蓦地一阵心惊,他回过神来:“此身还在异乡巴东呢!”这时,他的心头该有何感想,然而他不说了,就在“惊”字上收住了笔。

由于写景是全诗的重心,对仗工稳、生活气息浓郁的中间二联景句就成了诗的中心。尤其“野水”一联,妙手偶得,浑然天成,更博得了赞赏。宋僧文莹《湘山野录》以为它“深入唐人风格”。王渔洋把它转引入《带经堂诗话》的“佳句类”内,连北宋翰林图画院也将此联作为考题来品评考生高低,这都说明这首诗以写景驰名,以致本来写得并不差的抒情句却为它所掩了。

相关文章

  • 春日登楼怀归宋代:寇准

    春日登楼怀归宋代: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 旧...

  •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春日登楼怀归》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春日登楼怀归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

  • 古诗玉屑(二十四)

    宋诗篇 1)岩花红作阵,溪水绿成行。—陈博《题西峰》 2)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寇准《春日登楼怀归》 3)力田...

  • 春日登楼怀归

    转载 春日登楼怀归 宋·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

  • 春日登楼怀归

    [宋]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徽庙尝以寇准《春日登楼怀归》中“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句试诸画工,题自第二人以下,多系空舟岸侧,或拳鹭于舷间,或...

  • 咏华山

    咏华山 [宋代]寇准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宋代寇准[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f3d56e167b74.aspx]的《...

  • 踏沙行·春暮

    踏莎行·春暮 宋代 ·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

  • 宋代寇准的《踏莎行·春暮》

    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日登楼怀归宋代:寇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pg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