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面对信息往往有两种情况。
1.
有明确目标,此时会主动识别、关注信息和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什么方法有效呢? 找关键词。
2.
无明确目标,是被动地接受大量信息。 这时,就需要用结构化思维方式来对信息进行高效识别。
把信息识别成 结论 、 理由 和 事实 这三个部分。
首先,如何找到信息中的结论。
接收信息时,想要知道对方到底想要表达什么,第一件事就要明确对方表达的结论。
你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线索来找到它:
a、找到对方话语里表示结论的提示词:由此可知,所以,表明……
b、关注信息中的几个重要位置。比如,对方说话的开头、结尾。
c、如果是面对面地交谈,你可以问问对方,“所以呢”。
当对方不停地说,你却毫无头绪时,这样问他可以促使他快速说出想表达的结论。
当自己看完较隐晦的文字信息时,这样问自己“文字想表达什么”,可以逼迫自己去思考。
第二步,辨别支持结论的理由。
判断一个结论的价值,首先观察此结论是不是有理由支撑。
那怎样找出理由呢?
关注对方话语里的提示词,
比如:原因是、因为这个事实、证据是、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最后(第三步),是找出信息中有哪些事实。
如果我们前面说的结论、理由可以是主观的,那么事实一定是客观的。
什么是客观的呢?
数据和不带感情色彩的事例是客观的。它是通过金字塔结构拆解到最后,支撑结论和理由的东西。
所以,只有最后的事实是可靠的,并且它支撑理由和结论的逻辑是顺畅的,此时接收的整个信息才是完整可信的。
这就是如何用结构化思维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用事实和逻辑判定结论的合理性。
如何用结构化思维来判断你接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呢?
一共有两个要点:
第一,要有客观事实来支撑结论和理由;
第二,事实和理由,理由和结论之间要有证明和被证明的逻辑关系。
结论:
结构化思维识别信息,不但可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核心,还能判断信息的可靠性。
信息三要素:结论、理由、事实金字塔结构图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