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米兰·昆德拉的《慢》之二

作者: 风起林下 | 来源:发表于2023-03-06 13:14 被阅读0次

书中人物不做别的,就是寻欢作乐。可是读者渐渐明白,使他们心动的不是欢乐,而是征服:不是欢乐的欲望,而是胜利的武望主宰全过程。起初看来像是一场欢乐淫荡的游戏,不可察觉地、不可避免地转化为-场生死搏斗。但是搏斗跟享乐主义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伊壁鸠鲁写道:“智者从不进行任何与搏斗有关的行动。”

小说中不存在两个人的特殊秘密;每个人都像处于一只大蚌壳中央,每句悄悄话都会引起共振,音量放大,余音袅袅,不绝于耳。小时候有人告诉我,把海螺壳贴在耳朵上,可以听到上古时代的海水声。

在现代生活中好像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多少明星官员的私生活被扒出来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下,普通人的生活也被挂在网上,幸运的是有些人的生活不值得被人们关注而已。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这根本由不得自己去选择,我们已经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了。

据蓬特万的说法,今日的政治家个个算得上是舞蹈家,而舞蹈家个个都跟政治沾边:然而我们不要因此而把他们混为一-谈。舞蹈家在这点上不同于普通政治家,就是他不想要权力,只想要荣誉;他不想成立什么社会组织强加于人(他才不在乎呢),只是要占据舞台,发扬自我。

为了占据舞台,就必须把别人挤出舞台。这就要具备特殊的战斗技巧。舞蹈家进行的战斗,蓬特万称之为道德柔道;舞蹈家扔出手套向全世界挑战,谁比他更有道德?他施展一切手脚,把对方逼入处于道德劣势的境地。

有匿名的崇拜者,响应他既慷慨又轻率的呼吁,在请愿书上签名,参加非法集会,上街游行;这些人受到毫不留情的对待。舞蹈家从不感情用事去自责给他们带来不幸,他知道一桩高尚事业的分量要比一个人的生命重得多。

遥远的哭声、想象中的哭声,总是会浮现这两个词,黄执中和李诞关于这个话题的辩论确实是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人都是打着这样的名义在行事了。

有一次我也和同事讨论过教育的问题,我们现行的教育是不是存在问题呢?我们总是抱着为你好的名义教育我们的孩子们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我们说的东西就一定是对的吗,退一步来说我们的这些理论就适用这些孩子吗,适用所有孩子吗?教育的效果体现绝大部分都是要在学生毕业之后,可是那个时候我们还能见证吗?在漫长的岁月里面,我们对他们的影响都是有效的吗?

我一直是有惶恐的,我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正确,因为我没办法去代替他们去走完他们的一生,我没有办法验证我的理论。

舞蹈家不用,政治家不用,所以他们阳光灿烂,光鲜夺目。

相关文章

  • 慢是一种已经失传的艺术

    1.慢是一种已经失传的艺术。 ——米兰.昆德拉《慢》 2.我们读所有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 ——白岩松《白说...

  • 艺术的孤独|米兰•昆德拉《相遇》

    按米兰·昆德拉的说法,相遇的意思是:石火、电光、偶然。 读米兰·昆德拉的书,耳边总会萦绕几个词:存在、生命、死亡、...

  • 2018-05-04

    读米兰昆德拉:乱世下的跌宕与狂欢 复旦附中 LYR 翻开米兰昆德拉的作品,首先便注意到封面上涂鸦的画,大抵...

  • 读米兰.昆德拉《不朽》有感

    读王小波的文章时,他提到了米兰.昆德拉,于是看了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朽》。 这部小说是由几个故事组成的,而这几个...

  • 小说:上帝发笑的回声

    ——读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一书:对存在可能的勘探! 前言 在米兰,昆德拉小说写作中,小说家通常是特指那些想消...

  • 2018-04-13

    --- 读《不朽》有感 2018--08,《不朽》,米兰•昆德拉,上海译文出版社。 昆德拉的小说无法叙述,情节也不...

  • 【慢】

    米兰·昆德拉《慢》:当生活失去了很多等待,一切都变得即时。

  • 乱弹: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读米兰·昆德拉文论《小说的艺术》 米兰·昆德拉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小说家,他愿意用“小说家”称呼自己,他也有着作为一个...

  • 阅读随想

    在很多美好的作品里,我们可以寻找灵魂的原乡,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米兰昆德拉的《慢》,一句捷克谚语“他们凝望仁慈上帝...

  • 米兰 昆德拉

    “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而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米兰·昆德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米兰·昆德拉的《慢》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sm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