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午拿到这本书起,坐进图书馆开始杨绛女士的回忆。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直到深夜,虽已到了睡觉时间,但心里还是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手触键盘,又不知道怎样去表达心中所想,只能胡说一通了,供未来玩笑作罢。
杨绛女士与钱学森先生的爱情和婚姻家庭,真真是现代青年口头的山盟海誓所无法比拟的,一家人和乐融融,一人饰多角,毫无违和之说,每个人都活的那么真实、快乐。在动荡社会的夹缝中争取着那一丝存活的生机,一家人飘荡流离了大半辈子,终于迎来新社会的开明,从此安定家业,飘荡的浮萍终于有了停泊的港湾。
在一家三口里,杨绛女士算是女儿和先生心中最放不下的一个了,对他们来说,他们是杨绛女士的依靠,可偏偏命运残忍,最后偏留她一个人去追忆三人的曾经,去体验那丧女、丧夫之痛。
钱学森先生一生以来,专注于研究学问,也许是惊人的天赋惹来老天的嫉妒,先生生前身体并不如意,如今长眠,也免了那些生前的病痛和名利。对于先生,不知怎么的,总是有一种来源于心底的尊敬,这是我心底的声音,不对先生的身份,仅对于先生个人而言,先生的才华、先生的精神和人格等,对先生的尊敬,不随外界因素而改变我的意志。对先生的为人也是特别羡慕,我总追随随性而为,人的一生就是为了好好活着,然而现实里我却不能做到如先生般自在、自我。
三人中,女儿钱媛更是“读书的种子”,特别敬佩“圆圆”,总觉得世上怎么能有如此天赋的人儿。
一家人虽身处乱世,但“《我们仨》”的和睦也是千家万户所羡慕的,喜欢这样的一家子人,有家人如此,人生也算幸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