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篇文章,文章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年级学生朱朱作业第一次没有得满分,妈妈检查发现,题目是“把右边第三个图形涂上黄色”,朱朱自作主张,把题目中的“黄”字划掉,改成“紫”字的拼音,然后把相应图形涂上紫色。老师怒批:不能随意改题目,被扣了分。
妈妈问怎么回事,朱朱说当时书包里只有一支紫色水彩笔。别人怎么有黄色笔呢?妈妈疑惑了。朱朱说,别人是回家才做的,她在学校就把作业完成了。
读后,我感到有些话想说。
我首先想到的,还不是老师的怒批是不是有问题,或者是不是朱朱确实错了。而是想到了现在从幼儿园开始,学生的作业就是回家有家长督促做的,有些老师还要求家长录成微信视频发给老师,以确认学生确实完成了作业。本该是老师的工作,老师反而成了发号施令的司令官,管的不仅是学生,还有学生的家长。我记得我们上小学时,在学校老师就会督促孩子们把作业完成,然后由班长把作业收上来交给老师,老师连夜批改,第二天第一堂课就是发放和点评作业,让孩子们巩固学习成果。孩子们回家后的时间就是玩了,因为在学校已经把学习任务完成了。
可能是现在的课业较之以前加重了吧?但也因此剥夺了本该是孩子们玩的时间。贪玩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尤其是十岁以前的儿童,应给与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玩耍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和身体素质,学会与同伴们如何相处。
的确,现在的孩子们比起以前是聪明了许多,但心智的成熟比以前的孩子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还需画个问号。近年来不断被媒体报道的发生在中学,大学的恶性案件,还有最近发生的邯郸三名初中生杀害同学、埋尸事件,都无不在警醒我们的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做一些思考。过去讲德智体全面发展,后来又改成“德智体美劳”,但如何去落实,谁去落实,是个问题。总之,一味地把孩子们禁锢在课业上,一味地讲求学习成绩未必是好事。
再者,学生的文化教育到底是谁的责任?有人可能会说,老师和家长都有责任。此话初听不错,但细想却有问题。为什么建学校?为什么配备老师?因为多数家长没时间,很多家长也没足够的文化水平去教育孩子。把学生教育好是学校和老师义不容辞且无法推卸的责任。现在,许多家长提出了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尽可能多地满足教育需求,无需再有家长补充额外的教育资源。你老师把孩子教育好了,作为家长,求之不得省心呢。
再来谈谈老师的批改和朱朱的作业是不是错了的问题。表面看,老师的批改没有毛病,如果任由学生把作业随意更改,那留作业有什么用呢?让学生自己随意做不就行了吗?但细看这道题,无非是要求孩子能够分辨不同的图形和颜色。在这一点上,说明朱朱不但熟练掌握了,还具备了在特殊情形下处理问题的能力。老师只是粗暴地怒批了事,显然太简单了一点。
教育是一个大问题,文化教育更是一个专业问题,国家配备了专业的老师来做这件事情,我们当然希望老师们能专业一点,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说一个对或错就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