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今人物风流人物美文
王勃:一朵开在盛唐的昙花

王勃:一朵开在盛唐的昙花

作者: ecbe3bd9a535 | 来源:发表于2017-11-30 08:55 被阅读333次

1.

公元675年,虢州城一家客栈里。

冬天的夜,漫长而冰冷。一个瘦弱的年轻人蜷曲在床榻上,辗转反侧,毫无睡意。

外面响起更夫竹棒的声音,“已经四更天了,我得赶紧上路”年轻人自言自语道。这个瘦弱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刚从虢州监狱释放的虢州参军王勃,王子安。

王勃为什么会在虢州蹲了大狱,这要从四年前说起。王勃出游四川呆了几个年后,又想从政,准备回到长安城参加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

在长安城的酒肆里,他无意中碰到人生中的贵人,多年不见的好友凌季友。互相寒暄后,王勃知道凌季友现在虢州当虢州司法。凌季友也了解到王勃从沛王府被逐出后,赋闲在外,正在研习医术便说“虢州药材丰富,子安兄知医识草,可以来虢州一显身手啊。”王勃突然眼睛一亮忙说“那就有劳凌兄帮我美言几句?日后必定重谢”

王勃希望尽早的仕途能东山再起,花钱在好友凌季友的推荐下,谋了个虢州参军的官职。在虢州从政与长安王府里的工作比,天差地别。但是王勃还是改不掉自己恃才傲物的毛病,总是目中无人,同僚们都很讨厌他,王勃在工作中得罪了不少上下级。

发生了另外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件事情差点要了王勃的命,身在他乡的王勃与一个官奴曹达私交甚好,这个曹达品行低劣,犯罪逃到王勃家,王勃没有多想就收留了他,官府到处张贴告示搜捕曹达,通缉令贴的满城,王勃觉得曹达这件事情躲不了,便劝说曹达去官府自首,曹达反而胁迫王勃,王勃才认识到曹达的问题严重性,自己可能要被曹达连累,仕途不保。怕受到牵连,王勃一着急就把曹达给杀了。

杀曹达的事情很快败露,虢州的官员知道王勃杀人,僚属们都落井下石,竟然没有人愿意为他说句好话,所以王勃很快被打入死牢,根据《唐律》故意杀人者是要斩立决。

王勃闯祸也连累了他的老父亲,他父亲王福筹原来在雍州做司功参军,被贬职到遥远的交趾(越南和广西)做了个小小的县令。王勃是个孝顺的儿子,老父亲因为自己酿祸被贬职到南方烟瘴之地,这让做儿子的痛苦不已,本来盼望着重逢,没想到大祸临头,现在一切都落空了,等待着自己是冰冷的铁铐和昏黄的灯盏。

唐高宗改年号朝廷大赦天下,王勃死罪免了,但是被判了有期徒刑,废成庶民,这辈子想从仕的事情彻底结束了。

做了三年牢狱,王勃彻底对仕途的心死了,他成了普通百姓。王勃在驿馆里,焦急等待天亮想马上回到绛州老家,一刻也不想在虢州呆下去。

2.

虢州发生的事情是一场噩梦,狠狠的教训了这个处世不深的年轻人,王勃出生在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从小就是天赋异禀,跟他同龄的孩子相比,就是少儿中的神童。

六岁就能自己写文章,他父亲有一个好朋友叫杜易简,是当时有名的大学者,读了王勃的文章拍手称赞:“王勃做文章构思巧妙,语言豪迈。是王家的三棵树啊(其他两棵树王勃的兄弟王勔、王剧)”。如此高的评价,这让平时就爱在别人面前夸赞自己儿子的王福筹欣喜不已。

九岁的王勃读到了唐朝颜师古注解的《汉书》,认为书中有颜师古的注解有错误,就自己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来纠正它。

十岁可以熟读《六经》。

十二岁到十四岁王勃来到长安跟着长安一名医师曹元学习医术学习《周易》、《黄帝内经》、《难经》,对于医药治病之术都有所涉猎。

王勃在父亲的教导下从小就有立志“学而优则仕”的想法。十四岁回到老家绛州就写了篇文章《上绛州上官司马书》,想得到绛州司马的推荐入仕途。

麟德初年,当朝宰相刘祥道收到一封信。毛遂自荐的王勃,直接写信给当朝宰相展示自己的才学和政见。刘祥道读了信以后,非常赏识,连夸王勃:“真是神童”。

麟德二年,王勃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李治写了篇《乾元殿颂》,唐高宗李治读了王勃的《乾元殿颂》非常惊叹,文章辞藻华丽,歌功颂德,尽显出仕为朝廷做官的想法和意图。而且知道是竟然是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所写的,不掩饰对王勃的夸赞对身边官员说:“奇才,奇才,我大唐之奇才”。

唐高宗乾封元年,王勃又通过李常伯向唐高宗李治上了另一篇颂歌《宸游东岳颂》,拍尽了皇上的马屁,很快王勃到长安参加幽素科科举及第,皇上授予他散林郎官职,官职虽然不大但是不到二十岁的王勃能成为当时朝廷里年纪最小的官员,绝对是政坛的闪耀之星。

沛王李贤听说王勃才华横溢,就把王勃请到自己的府中,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修撰《平台秘略》一书。书写成以后,沛王对王勃更加信任宠爱。但是王勃年轻不懂事,不知道皇族内部正在挣储君的位置,打的不可开交,一不小心就闯下祸来。

皇子们之间经常玩斗鸡游戏,王勃一时动了童心,竟自己私人拟题帮沛王写了一篇声《讨英王鸡檄文》,英王李显以为这篇文章是暗喻于是向唐高宗高发沛王。

高宗皇帝听说以后,龙颜大怒,说:“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挑唆皇子之间的斗争”,就把王勃作为替罪羊,轰出了王府。

王勃因为这个事情,丢了官职,坏了名声一时风言风语传遍了长安城。王勃没办法只能收拾行装跟朋友去四川旅行去了,顺便拜会一下自己的好友杜三德(杜少府)。

杜三德去四川任职的时候,王勃做为好友在临行的时候亲笔写下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没想到送完杜三德的王勃,自己也很快去了四川。

3.

在虢州和长安两次被贬,最后差点丢了性命,连累父亲家人,这让王勃羞愧难当。回到绛州赋闲在家一年的王勃,日夜思念自己的父亲,给父亲写信《上百里昌言疏》,表达自己愧疚的性情,他做出决定去远隔万里交趾看望他的父亲。

这时候朝廷准备重亲启用王勃,恢复他就旧官职,对于仕途的凶险,让王勃彻底的丧失步入仕途的想法,拒绝了朝廷的任用。

上元二年,王勃从洛阳启程去交趾,路过江西南昌。

这时候南昌洪州都督阎伯屿派人重修滕王阁,为庆祝此次翻修成功,准备在九月初九重阳邀请天下文人雅士来滕王阁聚会,也邀请了路过的天下有名的才子王勃。

为了显示他女婿吴子章有学问,事先嘱咐自己的女婿作好一篇序文,准备在楼上抄出来炫耀。

都督阎公为了表示客气,先让大家写,来的客人都不肯动笔,知道这个都督故意在这显示女婿的才华。只有王勃是个生客,不知道这里头的奥妙,大喊一声:“让我来写”,拿起笔来就开始写,把人家都督女婿晾在了一边。

都督很生气,又不好发作,只好站起来离开现场,让属下官员盯着王勃,写一句就给他传一句听,一会传来一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嗤之以鼻,一会又来报道“星分翼轸,地接烘炉”,女婿吴子章说了句“这我也能写”,结果发现王勃越写越精彩,到了“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都督忍不住从外面走了过来,看王勃写文章,夸王勃是天才,两人因文章结识,并成为一见如故的好友。而这篇才华横溢的文章,成为了传诵天下的美文就是《滕王阁序》。

王勃在洪都逗留几日,受到爱才的阎伯屿热情款待,但是王勃一心想去远在交趾探视自己的父亲,于是向阎伯屿请辞,阎都不舍,希望王勃探望父亲后回到洪都南昌一叙。

王勃离开洪都南昌,过长江来到广州,从广州到广西,不远万里来到了交趾,终于见到了他的父亲,与父亲互诉说衷肠,看到父亲生活的很窘迫,王勃很自责,向父亲发下誓愿准备回到长安定继续考科举图功名。

上元三年八月,王勃决定从交趾返回广西的途中在南海坐船遇到大暴雨,王勃惊恐失足落水,溺水而亡,享年二十八岁,天妒英才,乘风而去!

上元三年冬,当王勃的《滕王阁序》传到长安城,唐高宗李治读后知道是王勃所做,想召见他,旁边的大臣说:“王子安,今年夏天渡海失足落水死了”,让李治痛心不已。

相关文章

  • 王勃:一朵开在盛唐的昙花

    1. 公元675年,虢州城一家客栈里。 冬天的夜,漫长而冰冷。一个瘦弱的年轻人蜷曲在床榻上,辗转反侧,毫无睡意。 ...

  • 时间模糊了一切,只留下最初的样子,如同昨天。

    遇见 —阿兰若凡 遇见你是我的最意外的美丽, 如一朵昙花盛开在我的眼前,...

  • 初唐:55000多首

    618年始,约200年。初唐约100年,王勃,杨囧,卢照邻,罗宾王,陈子昂,盛唐约50年,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

  • 唐诗笔记

    唐朝诗歌分为: 初唐: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盛唐:李白,杜甫 中唐:白居易,韩愈,李贺。...

  • 情人

    情人是一朵开在暗夜的花 虽然芬芳 却又见不得光 情人是一朵乍现的昙花 虽然美丽 却又短暂易逝 情人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 2017-10-11

    晚唐李商隐 盛唐李白,孟浩然,杜甫(诗圣),王维,白居易 初唐四杰王勃 文看秦汉 流派:山水田园,边塞 唐玄宗,杨贵妃

  • 诗词:大唐的每一年都是传奇(一)

    如果你去查仔细察看历史,会发现盛唐的每一年都是传奇。 675年,王勃在前往越南交趾,看望父亲的路上,写下了《滕王阁...

  • 我是静静开在夜里的一朵昙花

    我只是 静静开在夜里的一朵昙花, 等待你 从我的身旁经过。 不论, 你来 或是不来 这一生, 我就只有 开这一...

  • 0527 初唐唐诗学习

    初唐(至武则天死):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杜审言 盛唐(755年)代表诗人:王维(田园派...

  • 毛笔习字~(155)楷习•唐诗数首(虚中 写经小楷)

    习字,令我葆有一份闲适的宁静,与诗意的情怀。 初唐的王勃,盛唐的李白,多是我的偶像诗人。他们有一个共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勃:一朵开在盛唐的昙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bm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