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因我个人对美食烹制的浓厚兴趣,我特别关注这方面的讯息。前天晚上,我专门去看了一场以美食为主题的电影《水饺皇后》。
这部影片放在今年“母亲节”档期播放,可能是为了凸显“妈妈的味道”,与母爱的主题十分契合。
主人公臧姑娘,来自山东,她非常励志,在遭遇婚变后,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在香港自食其力,独自抚养两个年幼的女儿。在香港湾仔码头一带,她以经营水饺为生。经过艰难打拼,她以精湛的手艺,对制作过程的“讲究”,逐步赢得顾客们的青睐。后来,获得投资方的认可,以工业化的生产,打开市场销路。最终形成自己的品牌“湾仔码头”,畅销世界各地。
一碗普普通通的水饺,能征服顾客的心,靠的是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臧健和女士是一个较真的人,与一般饮食经营者不同的是,她非常重视顾客的感受与反馈。她说,顾客的意见,对我很重要。比如,一个顾客说,饺子皮太厚了。这句普普通通的意见,可能大多数人不会放在心上,因为生意太忙,还要养家糊口,哪有时间与精力去关注一个顾客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声音呢!然而,臧健和不是。她真正放在了心上,并立即开始着手改良工艺,比如,她把剂子做得更小,面皮摊得更薄。比如,向广东饮食从事人员虚心请教做云吞面皮的方法,适当加入一定碱水,让面皮更劲道,口感更爽滑。据说,为把饺子皮做的更薄,她在家反复实践、练习、修正,折腾了三天三夜,直到皮薄馅大的水饺实验成功。
她以做科研的韧性与专注,努力钻研食品工艺,而不是简简单单做一份司空见惯的饮食。这可能就是臧健和女士水饺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让美食爱好者如我,在观影之后,颇受启发,更有一种心灵上的共鸣。
质量,就是产品的金字招牌。所有的苦心经营,努力付出,都为了打造让消费者信赖的好品质,这正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核心因素。
影片中,除了臧女士的励志创业经历,也不乏人间烟火中小人物之间守望相助的温情故事。比如,臧姑娘在初闯香港,举目无亲,又捉襟见肘时,得到好房东红姐的热心帮助。在最初经营水饺生意,缺少本钱时,好邻居糖水伯为她偷偷垫付了一部分流动摊位车的费用。在被市场上同行排挤时,糖水伯又把自己的摊位让给她经营。警察阿华也是山东人,对母女三人艰难谋生,颇为同情,力所能及予以帮助。
一个人的成功,既需要自身的发奋图强,在逆境中不甘心命运的安排,长期不懈地努力。也需要来自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两者的相辅相成,才能创造事业上的奇迹。
难得可贵的是,成功之后的臧女士,对曾经在最困难时帮助过她的糖水伯,给予回馈与照顾,一直照料到糖水伯安详离世。有两个镜头一晃而过,但感人至深。一个是一碗水饺,放在臧女士母亲的遗相前,另一个是一碗汤圆,放在糖水伯的遗相前。汤圆为九个,只因在臧女士最困苦时,糖水伯送给她一碗汤圆,鼓励她说,吃了汤圆,长长久久……
一碗水饺,是良心的坚守,更是匠心的坚持。妈妈的味道,得之持久地传承下去,只因爱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总让万物生生不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