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贤使民不争”。这里边的智慧和传递的思想信息,不仅仅是治国安邦管理教育等等方面都可以应用。
今天想到了教育方面,如果体制内的教育,不是像现在这样,学生的学业仿佛就是为了无休止的竞争,在学校里要比别人优秀,你要成绩比别人好,将来工作你要进一个好单位,赚的钱比别人多,比别人有地位。
如果我们能像老子教导我们的这样在教育的环境去实行,使学生也不竞争,不和人比。而是和昔日的自己比,看看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在哪些地方下了更多的努力,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在哪些地方有进步,与自己比是有意义的。
如果我当班主任,我一定取消表扬和惩罚这样通用的一种制度和手段。每天我见到每一个孩子,我都会单独的和他聊聊他的努力与进步,给予鼓励和关怀。与此同时,“无为而已,则无不知已”。
我这样想并非我一己的私欲,观察教育现象已经很久,处在这样异化的道上也已很久,我也会质疑自己,这样想是不是太理想化,绝对化?毕竟和现在的这种环境是大不相同的。
但是在我们本土有一位知名的校长,他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他的带领下,一所很烂的高中,孩子们个个好学上进,优秀异常,他的事迹得到了报道。我现在才终于明白,他是在经典文化中找到了方向,找到了真谛,而且他也很勇敢闯出了一条路来。之后他所到的学校都是秉承这样的理念。“不尚闲使民不争”“无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原来大道的智慧早已在那里,只是我们现代的人忘记了它忽视了它。我们不要忘记老子的谆谆教诲,践行实践大道的理想和智慧!
宋常兴说“实腹”二字,譬如神清气爽,理备道全。一开始我不太理解,现在品来实在是说的好说的妙。
我姑且理解为,用大道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内在,让其具备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吧,这是从个人修养的方面来理解的。
我理解“弱其志”就是减少竞争。
“强其骨”自己在道德修养上要强,与自己比,不与人比,自强、强大自己的品格,做人有风骨,有专一的志向(尤其是行于大道之志)专一为“道”!
不贪多,不随便立志,只为追求符合大道之志,一旦立志,坚定不移,绝不动摇。
因为专一和减少与别人不必要的竞争,这样的“弱其志”其实更利于学习和修炼。
坚定不移的为学习大道而不懈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强骨”。这样才是有德,才是德化于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