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真的越来越远了吗

作者: 魔鬼的赞歌 | 来源:发表于2015-12-18 08:07 被阅读1171次

这几天有两篇文章《致贱人》《致low逼》,在网路上闹得很火。我略微看了一下内容,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在简书上也早就看过类似的内容,只不过咪蒙她写得更情绪化,更具煽动力而已。

这让我想起一件小事。某一天我醒来刷简书,发现首页热门前五全是“你应该如何如何”的水文一路排下来,我哭笑不得,就写了一篇叫《教别人如何生活的文章都是废话》的吐槽文章。结果这篇没什么内容的我的唯一一篇标题党文,成了我在简书里评论和点赞数最多的一篇。那时候这个事更多地让我觉得无奈,为什么自己用心写的,真正表达出内容的文章反而没有这么多人关注,而一篇吐槽反而赢得了眼球呢?

而咪蒙对这个事早就看得清清楚楚。“观点表达要偏激才有市场”,这是她的观点,而最让我无力的是,这个观点是对的。大众化传播,靠的就是这样极端的扩大情绪 ,淡化理性思考,情绪的“共鸣”才能第一时间转化为同感和传播力,至于那些观点,谁去在意它内在的错误和片面与否呢?大家只是满足于那一刻的感同身受,要的只是情绪化的共鸣,而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读这些情绪煽动类的文章,其实和吃垃圾食品一样,也不能说有什么大的害处,但更没什么好处,就是爽了一阵,仿佛也把身边的那些“贱人”、“low逼”也统统骂了一遍,得到了某种愉悦感。

但这种情绪上的自我满足真的没什么用。给别人贴上各种标签,自己站在“正确”的立场来批判,怎么看都是自己和自己玩的一场游戏。

而对于写作者而言,客观环境是不变的,你只能决定自己的重心和写作目的。为了涨粉,为了关注,你当然也可以向《致贱人》《致low逼》学习,效果肯定比安安分分写冷静的文字强。但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记录自己,或者是为了在网路上发表出自己的真实思想,那就得控制住自己对热度和人气的欲望,而更注重于对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负责。我想渺小如我,也绝对不会随随便便去批判任何比我更弱的人来赢得大众情绪上共鸣,也更不会用任何噱头、轻浮的标题来侮辱我自己的文字。就像我之前在简书写《异形的前世今生》,有一篇的标题是【性暴力的反抗隐喻】,结果这篇的点击较高,我相信如果改成【异形其实就是大屌】点击会更高,但我做不出这种事来。当然,读者们永远会点击那些一眼看去话题度爆炸的标题,而不是一本正经的标题,而作者们只能自己考虑好取舍了。

我不想过多去评价咪蒙这两篇文章的内容正确与否。但有句话用在这里很合适——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这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第一段,和大家共勉。

相关文章

  • 理性真的越来越远了吗

    这几天有两篇文章《致贱人》《致low逼》,在网路上闹得很火。我略微看了一下内容,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在简书...

  • 过年,你礼尚往来了吗?

    年,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你和亲戚朋友礼尚往来了吗? 年前,我从热闹嘈杂的城市回到我那寂静的小村,回家过年啦。熟悉...

  • 得到疑惑

    是我离“得到”越来越远了吗?还是“得到”离我越来越远了?最近都是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但我都没有加进去,似乎有...

  • 你越来越远

    火车越来越远 开车的人越来越远 站台上挥动的手 越来越远。你越来越远 在车上沉睡的呼噜越来越远 梦境和玫瑰越来越远...

  • 你和朋友的关系真的越来越远了吗?

    今日听到一个观点 ,小时候我们没有微信手机这些便捷的工具,人们通过邮信以及电话的方式来达到和朋友之间的联系互动,...

  • 2020-12-15-今日简史(尤瓦尔的第三部曲)

    《今日简史》——读书笔记 1.感受并非与理性背道而驰,而是体现了进化的理性。 2.科技让我们与身体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 把笑弄丢了

    不知何时,笑离自己越来越远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 时间怎么这么慢

    下午上班时间真的太慢了,距离下班的时间越来越远。

  • 越来越远

    不知道还能走多久

  • 越来越远

    经过那么多年的时间, 我和你没有任何的关联, 现在QQ、微信聊翻天, 而你只躺在通讯录里无言, 偶尔翻起毕业合照的...

网友评论

  • 守望那片海:用心写的东西没人看,因为这是个浮躁的社会
  • 此夏々若空:虽然没看过她的书籍,不过心灵鸡汤文确实越来越多了。记得有位作家说过,我们读书,很多时候是在读自己。能否获得大多数人赞同也是一本书人气的决定因素。
  • 菲叶飞:在大众媒体里火的文章几乎都是市场导向,不同的时期迎合大众的口味刮不同的风。有自己理性的态度很好,也可以作为一种市场导向的文案作品(销售作者个人品牌形象)的角度去欣赏。
  • 颜牧之:大家写东西的终极目的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他为求认同,求人气,最终获得物质利益,那是他的事,你自己为了记录也好,为了表达心声也好,那也是自己的事。
    魔鬼的赞歌:@颜兴林 是啊,个人的选择问题。
  • 秋纫:杀手锏:关闭评论,回到简书早期的状态
  • 抓星星的小超:唉╯﹏╰都这样
  • 抓星星的小超:唉╯﹏╰都这样
  • 青茶氤氲:有些文章只有标题,内容与标题毫无关系,并且会用各种的热门话题赚点击率
  • 7aebf64e1857:知觉是理性的就ok了
  • eba34097c36d:说的对
  • 补刀:要击中痛点或G点,不断地用力满足和刺激下,读者(用户)才会尖叫着喊出高潮。
  • 大美不仁:涨粉爽,涨粉爽啊。所以有没有办法合在一起呢
  • 大美不仁:是啊是啊,深有同感。我要做标题党
  • 曾琴文:更无力的是我也很想起个有爆炸性的标题 然而我就是取标题无能😭😭😭😭
    魔鬼的赞歌:@曾琴文 还是实事求是好 :joy:
  • LostAbaddon:把垃圾顶上热门的人还最喜欢说这样的话:怎么热门都是垃圾啊!
    魔鬼的赞歌:@塔塔酱 哈哈,真是这样吗,我没注意过。不过这到底是什么心理啊?有点想不明白。
    LostAbaddon:@魔鬼的赞歌 以前发现一个很好玩的事,就是把工具文顶上热门的骨干分子,自己最喜欢写的就是工具文,而最喜欢说的就是怎么热门都是工具文;顶水文的也会说怎么都是水文,顶鸡汤的则喜欢抱怨怎么都是鸡汤。
    这伙人的精分指数也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
    魔鬼的赞歌:@塔塔酱 :sweat:
  • 曾培然:偏激而不提供解决方案的巨大市场,韩寒的成功已经在那显摆着。我估计,从咪蒙成功上了《独唱团》后,尤其是当她发现自媒体主要是在转发分享中壮大后,她肯定清楚什么类型的文更多人喜欢——转发、分享,什么文章容易成功,别的——社会责任,思考如何引导国人减少些社会弊端等等……都属次要。
    魔鬼的赞歌:@曾培然 她自己肯定是清醒的,对这些道理肯定比我们都清楚。还是大众读者的浮躁心理,和作者迎合与否的选择问题。这种纯为了转发赚人气的文章太多了,因为确实有效果呀。

本文标题:理性真的越来越远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qe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