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事情,我6周岁的儿子跟他爸爸开战了,爸爸被气的不轻。气的出门透气了。
事情是这样的,晚饭时分,儿子想跟姐姐玩拍气球,而姐姐在玩猫,有点不情愿把猫留下陪弟弟拍气球,情绪不到位,2个人一起把气球弄爆炸了。姐姐很生气,问弟弟,为什么玩她的气球而不是自己的,现在爆炸了。儿子反驳的理由是我们一起弄坏的,不能怪他一个人。
一个6岁,一个11岁,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女孩觉得自己的东西坏了,就开始哭鼻子,男孩觉得2个人都有责任,誓死不道歉。11岁能听明白大人的劝说,我对姐姐说,姑妈那里还有一个气球,到时候再吹起来就好了。女孩情绪稳定了,我让女孩去喊弟弟一起吃晚饭,本意是让他们和好如初,没想到儿子不买账,他看到我轻声细语的跟侄女说话,隔空喊话说我们是同伙,更加的火冒三丈。躲在房间里面不出来,他用不吃饭来抗议他是对的,我们都是错的。
最近因为疫情,我住在我妈妈这里,11岁的姑娘是我侄女,儿子好教育,侄女毕竟是亲戚,不可以说重了,我先生就到儿子呆的房间去跟他聊天,问他发生什么事情了,儿子在气头上,不想他爸爸过来,因为语言组织不利索,用词不恰当,让他爸爸出去,再后来,孩子说话说不清楚,先生脾气也上来了,他说一句,儿子回一句,爸爸用手指他,儿子以为要打他,一把抓住爸爸的手,以前儿子碰到这种情况会说,不要打我,现在是打死不认错。气的我先生要把他关到门外去,我儿子最怕关到门外去,一放在外面就开始求饶,再给他一次机会,我先生脾气火爆,我怕他收不住,赶紧拦下来了,一般性我不参与他们,有时候我儿子会说,我们是同伙。
今天这个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按道理我也是看了很多的育儿书,平常跟孩子的交流都是互相平等的,原则性的问题他也不会去触犯,想做什么事情都会提前禀报,为什么今天脾气会这么大。会发生这么严重的对抗,就算犟脾气是遗传,跟之前也有很大的区别。
为此,我仔细做了梳理。在这件事情上我没做好。
第一,照顾了自己的面子,忽视了孩子的情绪。因为在亲戚家,我们单方面向女孩调查了情况,(到最后女孩才说出是他们一起把气球弄破的,我一直以为是我儿子弄坏的,怪不得他在辩解的时候一直在说,是他们一起弄坏的,不是他一个人的错,我们还以为他找理由)。当孩子在受到误解时,他会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冤枉,脾气犟一点的孩子是打死也不会认错的。
第二,当发生事情时,要第一时间感受他的情绪,可是我没有做到,我儿子最后在我很生气表示不再理他的时候,他主动站起来抱住我哭着说,妈妈,我们去聊聊好吗,我被他带到了书房里,他跟我说,妈妈,我当时很生气,才会对爸爸那样。
第三,到底要不要打孩子,相信很多做父母的说到这个话题,有不同的意见。从我儿子身上来看,不要动手为好。青少年心理研究学家李玫瑾说,男孩子该打还是要打,当出现触犯原则性事情的时候,比如说拿别人东西,撒谎,6岁以前要让他长记性,6岁以后就不能再打了,以引导为主,我认为这个也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孩子的情况来讲的。如果一个孩子他本身有很多想法,不妨顺着他的思路去引导他,因为如果棍棒教育多了,孩子会很恐惧,我先生的教育理念就是棍棒教育,虽说现在好多了,可是有时候儿子还是免不了一顿揍,好在事后做了很多的情绪安抚的工作,儿子想明白了原因之后,自己把自己说服了,就释然了。
在教育这条路上,书本主义不行,经验主义不行,最重要的还是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你爱你的孩子吗,因为什么爱,如果他一无是处你还爱的话,应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冲突了。
今天我又受教了。反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