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这一成语来源于巨鹿之战,这一战役使得当时的秦国处于灭亡的边缘,因为这个时候的秦将章邯向项羽投降了,但是这个时候的章邯为什么会去投降项羽,真的是已经没有了抵抗的能力了吗?这一点在我学过的历史课本中并没有说清楚,所以所,在很长时间内,我都以为章邯被项羽的军队杀的片甲不留,但是后来发现,原来不是这样的。
要知道,秦王横扫六国的时候,其军队的战斗力是十分的剽悍的,这个时候就算战斗力有所下降,也不至于,到了四十万大军被人以少胜多的横扫到没有抵抗能力。根据一些人的推测,当时两军在巨鹿一开始的军力投入是七比二十,也就是说项羽手中的兵力是七万,章邯投入的兵力是二十万,由秦将王离指挥,另外二十万在章邯的手中,没有投入战斗,这也就是说章邯的手中的兵力加上前方溃退下来的士兵加起来绝对不少于二十万。这从另一方面讲也就是意味着章邯如果集结兵力的话,还有一战之力,但是为什么会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就投降了呢?
原因是章邯的后方不稳固,因为在此之前,赵高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不断的算计着章邯,巨鹿之战打败了,章邯为了避其锋芒开始战略撤退的时候,秦二世派人送信了,说章邯没有战果并多次撤退,想要问罪与章邯。章邯是一个忠心的将军,于是派司马欣将军去朝廷请示公事,但是司马欣在外面等了三天没有得到接见,司马欣就知道可能不被信任了,在加上秦在此之前的例子,白起攻城略地,打下城池无数,但是因为功高盖主和小人的进言,结果被杀了。蒙恬抵抗匈奴颇有战功,功劳也不小,到了后来也被杀了。章邯和这两位一样,抵抗力这么多的诸侯叛军和农民起义,已经是功高盖主了,再加上赵高这个小人在旁边不断阿谀奉承,肯定不会为章邯说什么好话,如今形势危急,赵高怕秦二世杀他,肯定会将所有的错误都推到章邯的身上,结果可能就是,章邯就算是战胜了,也最终逃不了一死,不如借着这个就会就投降好了,于是章邯投降了。
投降以后,因为士兵素质的缘故,秦军士兵受到了奴隶一样的待遇,因此秦军俘虏中流言四起,说章邯带着他们投降,如果打进了关中还好,没打进关中的话,自己的家人肯定会被处死的,因为这个原因,项羽知道这些人到了关中如果不听自己的指挥的话就惨了,于是下令将这些俘虏处死,可以说这些俘虏是因为诸侯联军而死的,也可以说这些诸侯是因为章邯而死的,但是最终都是被项羽下令处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