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二十六

作者: zbcao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22:28 被阅读167次

1 哀帝时有奏汉时官职和上古均不同,却独独设了三公之位,请求罢免。朱博也奏罢大司空,设御史大夫。于是不久拜朱博为御史大夫。--苍蝇不叮无缝蛋,猫闻腥味走。所以,很多所谓政策,背后是有很多利益在驱动着。而一涉及利益,很多好事也变味,甚而丑陋,也是为什么政治黑暗,能操作的东西太多,还是权利和利益太大。如今是没有到废弃国家的时候,毕竟很多东西自己驱动不了,有政府集中资源好歹能办一些事,但有个减法的课题是值得研究的。

2 成帝时有大臣奏废刺史,说不宜以贱治贵。哀帝时又重新置刺史,说废刺史置州牧,位列九卿,而九卿是从高第中选取,不过一群守成的碌碌之人,多官官勾结相护。--所以古代刺史多用亲信抑或正直之人,最开始用些刚直儒者,起监视作用,肯定比州牧效果好,州牧容易引起割据,所以后世较少采取。但刺史也会和一方大官勾结,那便引起皇帝的信任恐慌,最后一些朝代都喜欢用身边阉人,阉人监军也差不多演变。皇家权术有时在于制衡之道,但昏君时便是良将贤臣被无耻小人压制。至于如何得官皆为父母之官,就太难,考课是需要的,但容易面子工程,官员选拔基础提高,但利益的诱惑不区分学历什么的。目前能想到的还是多一点制约,考课制度完善,其中利益降小。

3 三教九流等容易诞生于霍乱之时,那时民生活水深火热,悍不畏死,便容易被蛊惑。另一便是病急投医。成帝时便太平经流传,哀帝时,此等教徒以进入朝堂,大臣也有信徒,所以王莽新政是有环境的。

4 哀帝派人来封赏丞相平当,但因病重,便不接旨。室家亲人有的就说:“不可强起受侯印为子孙耶?”--有时人情味在家中都遍寻不获,真是可悲。平当说生前已愧对这官职,还强起接受封赏,死有余罪。可与成帝宰相翟方进参照看,人之优劣可比。老戒之在贪,有时这不是自己贪,而是贪儿女子孙,贪后事后福。

4 大概是傅太后风旨要哀帝封她从父弟商,郑崇抢着诏书不肯,傅太后说:“哪有皇帝却被臣子肘制的?”--天子不受大臣肘制的少有明君。最开始部落酋长也不过为了抵御野兽敌人,推选出来保护人民性命与财产的,只是后来弱肉强食,部落逐渐吞并坐大,就渐忘了本意,而利益也不均分了。这逐渐恶性循环,利益往更强着分更多。但就算是天子,也不过是得利益多者推出代表人一样,由于利益在,也不是没有制约的。

相关文章

  • 汉纪二十六

    1 哀帝时有奏汉时官职和上古均不同,却独独设了三公之位,请求罢免。朱博也奏罢大司空,设御史大夫。于是不久拜朱博为御...

  • 汉纪 汉初纪

    公元前206年,刘邦称汉高帝,国号汉,推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汉之北郡,围北,至冬尤寒,故其地灵物善用冰雪霜寒。围...

  • 读《资治通鉴》

    卷二十六,汉纪十八。时间公元前61年至公元前59年。主要故事有,王褒上《圣主得贤臣颂》,赵充国条陈十二事平西羌,汉...

  • 读史明智:善于抓“小辫子”控制下属的朱博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六》和《汉书·朱博传》,让我们看到了官场中武官出身的朱博,由小吏做起竟能升任丞相,而朱博升迁...

  • 汉纪十八

    1 疏广宣帝时为太傅,很有名誉。有一天他对侄子少傅疏受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官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辞...

  • 汉纪二十

    1 萧望之是麒麟阁功臣,也是宣帝留给元帝社稷之臣,因为人正直,和内侍外戚不和。有一次佞臣设计诬告,元帝可其奏,可却...

  • 汉纪(一)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 冬季,10月,刘邦率军抵达霸上。秦王子婴乘素车,驾白马,脖子系着绳子表示自己...

  • 汉纪三十

    1 王莽当政开始时,因为制度没定,上自公侯,下至小吏,都没有俸禄。而其后虽发俸禄了,但还有个政策,说要与百姓同忧喜...

  • 汉纪六十

    1 植妻衣绣,操登台见之,以违制命,还家赐死。--就像现在的大人总是感慨小孩乱花钱,说:“你们真是不知道钱怎么挣来...

  • 汉纪四十

    1 和帝为梁贵人所生,却是窦太后所养,至窦太后死时才知。其中窦宪女婿郭举又得幸太后,窦氏等意图谋反,被和帝定计一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纪二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ff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