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人都是寻求被电击的“小白鼠”

人人都是寻求被电击的“小白鼠”

作者: 水水2020 | 来源:发表于2019-06-12 22:48 被阅读0次

渴望,不是幸福。

1953年,来着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做小白鼠电击的实验的时候,在小白鼠的大脑植入了电极,发现有一只小白鼠总是主动寻找电击。于是科学家设置了有一根杠杆的电网,杠杆任意一端被压的时候,小白鼠就会被电击。最后,小白鼠在这点网上跑来跑去,直到它们烧焦的爪子疼到没法继续跑为止。

小白鼠一直在寻求自我刺激,直到力竭而亡。同样的实验,在人类身上也如出一辙,被测试者平均每分钟自我电击40次,实验人员切断了电流之后,被测试者还按了200多下的按钮,并提出抗议,不愿意停止被电击。

为什么小白鼠和被测试者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科学家们的解释是,他们刺激的区域是人脑最原始的动力系统的一部分,神经科学家被称为“奖励”系统的东西,这个系统驱使我们采取行动和消耗体能。每当这个区域受到刺激的时候,大脑就会说:“再来一次!这会让你感觉良好!”每次刺激都让小白鼠寻求更多的刺激,但刺激本身却不会带来满足感。

奖励系统是怎么迫使我们行动的呢?当大脑发现获得奖励的机会时,它就释放出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但是神经科学家的实验证明了多巴胺会促使人们期待得到奖励,但不能感觉到获得奖励时的快乐。多巴胺控制的是行动,而不是快乐。

任何我们觉得会让自己高兴的东西都会刺激奖励系统。回想一下我们刷微信朋友圈,抖音视频的时候,一晃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尽管漫长的一天很累很辛苦,但是我们还是刷手机直到凌晨一两点都停不下来。

刷手机的行为并不会让我们觉得快乐,但是大脑的奖励系统会一直告诉我们说“再继续刷吧!这会让你感觉良好!”让我们停不下来。有了奖励的承诺,我们就会屈服于诱惑。

回想一下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小白鼠的场景,美食诱惑,购物打折,严重依赖手机等等。欲望会影响我们的自控力,改变我们的意志力。当多巴胺让我们屈服于诱惑的时候,我们必须区分渴望和快乐。否则,我们就很容易变成商家们“刀俎”下的“鱼肉”。

相关文章

  • 人人都是寻求被电击的“小白鼠”

    渴望,不是幸福。 1953年,来着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做小白鼠电击的实验的时候,在小白鼠的大脑植入了电极...

  • 2022-12-04

    感恩!六点签到 小白鼠被放在一个通电的笼子里,笼子会释放非常轻微的电击。 电击会让小白鼠产生压力,但只要它有足够长...

  • 自控力----奖励的承诺不是真正的快乐

    起源:大脑制造的骗局 奥尔兹和米尔纳的小白鼠实验 给小白鼠做大脑电激,发现小白鼠喜欢在大脑当中的某一个区域被电击。...

  • 自控力 /多巴胺

    1963 年,两位科学家做了一次惊奇的实验。他们电击小白鼠的大脑,测试小白鼠的恐惧程度,结果却发现小白鼠十分...

  • 随笔三则

    希望 前几天看到一个实验,如何让一只小白鼠得抑郁症。方法是给小白鼠无规律的持续的电击,但它怎样也逃不掉,这只小白鼠...

  • 奖励/惩罚倾向

    人类很难走出这个怪圈,有时候的人类就像被食物诱惑的小白鼠或被电击的狗,面对奖励和惩罚的时候,反应上和他们没...

  • 别把爱变成瘾,让自己越喝越渴

    (一)爱上电击的小白鼠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两位年轻的科学家阴差阳错地将电极植入了小白鼠中脑中负责“奖励承诺”系统的...

  • 我们是如何被多巴胺控制的

    多巴胺是一种奇特的物质。 一味服从它,你会堕落、痛苦,就如同科学家手上那只大脑被植入了电极片的小白鼠一样,为了电击...

  • 激活你的“快感中心”,给大脑制造正向激励,人生想不开挂都难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实验室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两位研究者,在小白鼠的脑袋里植入电极,受到电击小白鼠发生...

  • 2020/4/27

    很感慨啊,人是怎么失去赤子之心的呢?无他,像小白鼠的实验室,你不停的刺激——电击它,它就会接受这种刺激,对,没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人都是寻求被电击的“小白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gr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