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过于喧嚣的孤独

过于喧嚣的孤独

作者: mp好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21:40 被阅读0次

'过于喧嚣的孤独/博胡米尔・赫拉巴尔[捷克]

孤独

这本书我前段时间就看完了,但一直拖着没写repo。甚至想着说不写了,但看这本书引发的思考已经在我脑子里形成了文字,不吐不快。

当初看别的博主种草这本书是因为“我有幸孤身独处,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这句话,并没有注意到书名里有“喧嚣”和“孤独”两个互相为悖的词语。

我们每个人有多少在脑子里翻腾的想法,未曾与人说。又有多少独自一人的时候,翻腾更多的想法。数不清。

这本书对作者来说很重,它推迟了他的死亡。

他最后的时光就是为了这本书。

书中的句子都很有思辨性,也很长。不像现在流行适合写文素的短句,要写这本书里的句子就要写一小段。而且通常一小段里还有反转,你觉得前面句子写得很对,后面作者自己就又推翻它了。不像一般书,会为了加深验证一个开头的说法的正确,会不停地找上一整章甚至一整本书的论据。现在想来有点无趣。

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诗意的废纸打包工,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于每天的工作中沾上满身的文字,“俨然成了一本百科词典”。

期间他会遇到尼采遇到老子遇到黑格尔遇到康德,拿不回家的就把他们放到压力机,搅碎成碎纸片。

有时候遇到《早上好,高更先生》,他就会把这些复制画装饰到废纸片包的各个面,然后垃圾车载着这个高更先生穿街过巷到达最后的处理站。

他处理的每本书都是别人的作品,这些作品被轧碎之后被他打成一个包裹,变成了他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书里的文字行成了他脑子里的喧嚣。但身还是处在只有他和耗子的废纸处理地下室。

由于时代在发展工业经济在发展,总会有新的技术要去取代旧技术。失业下岗的风潮卷席到了废纸处理地下室。

但男主已经离不开这个地下室了,最后跳进了压力机,选择了和那些废纸书本一样的归途。

男主的叔叔最后也是死在了工作了一辈子的小火车上。

对一份工作不离不弃甚至不活了的做法放到现在多么荒诞,不适合再换一个不就好了吗?!

到最后在地下室处理废纸这件事情已经不是男主的工作了,而是像呼吸一样的存在了吧。

没了呼吸,怎么活?

相关文章

  • 过于喧嚣的孤独

    孤独又过度的日子浑噩不堪 试着丢弃那些难过无助的悲痛 回头发现陌生的依赖着 灵魂被模糊的影子撕开 喷漆上了急剧恐惧...

  • 过于喧嚣的孤独

    读完这本书,我又要感同身受一会了,孤独实在是一个独特而又有赞赏意义的词,何况是喧嚣的孤独。 赫拉巴尔毫不吝啬地施展...

  • 过于喧嚣的孤独

    昨天 我没写一个字 没功夫写 没想起写 昨天 我做了很多 做如不做的事 见了很多 见如不见的人 说了很多说了 还不...

  • 过于喧嚣的孤独

    还记得郭敬明小说《小时代》中周崇光说过的这样一段话: “我们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飘洒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尘,我们是...

  • 过于喧嚣的孤独

    我们有如橄榄 唯有被粉碎时 才释放出我们的精华 赫拉巴尔

  • ​过于喧嚣的孤独

    过于喧嚣的孤独 BY 伊万 您现在看到的思考本应该是昨晚写完的那篇文章的。但是老天给我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昨晚洋洋...

  • 过于喧嚣的孤独

    很久之前就知道这本书,上班的时候在喜马拉雅fm听过这本书,把这本书用于上班的背景音,很明显,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直...

  • 过于喧嚣的孤独

    蚂蚁穿梭在我的脚边 沉重的人群嘈杂着 欢迎不相同的故事 等待下一班迟到的列车 他们说,我听 我说,谁听? 老鼠藏匿...

  • 过于喧嚣的孤独

    没有悬念,没有巧合,没有完整的故事,一章铺开,长长的自然段,中间没有断行——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舒缓自如的独语渐渐把...

  • 过于喧嚣的孤独

    阿乙说,当他看了好多外国小说,直到遇到卡夫卡,就停下来了,没想到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余华说,《安列·卡娜尼娜》是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于喧嚣的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ox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