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旧文

作者: 而不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21:38 被阅读88次

《世说新语》中有一则讲的是,王羲之和谢安清谈,王逸少提到当今南朝士人应该抓实干,干实事,树新风,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努力建设新一代司马王朝做出贡献。(原文: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固然,小王同志这么做不免有在领导兼偶像面前表现自己、卖弄才华之嫌,但不可否认在那个基友横行,男同志与男同志手拉手逛大街或一起嗑药,崇尚抬杠辩论的年代,逸少确有过人之识,针针见血,直指要害。但是,他面前的谢安也不是普通人,不是他那个被他装B忽悠来的岳父一个级别的,“谢安石不出,将于苍生何”世人对这个南朝王谢家族的领军人物的最高评价。就看谢安轻飘飘一句话,“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轻言致患邪?”高手啊,吵架抬杠,一句话能辩的你不知如何接话,虽漏洞百出但你就是找不到可辩驳他的突破口。

虽然我感觉谢安对王羲之的这句辩驳的话难免有些取巧,牵强。但细细思虑,站在谈论“实干”、“清谈”与兴国安邦的关系这层论点上,谢安的说法确实是对的。

大秦推崇法家治国之道,对民生,治军,执政这三个大方面进行变法改革,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帝国利益和需要。当时的秦国不论是政府,军队还是社会生产活动,都可以说是战国七雄里面最科学、最快捷、最有效率。但相应的秦朝内部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说是有些匮乏,民众所学习的大部分还是以前诸闲游学时所留下的书籍,要么就是大部头的法典策律,从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时期,就可看出秦朝没有出过一位大贤,唯有几位如李斯、韩非、张仪等也只是借助秦国国力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不算是秦国本土自己所培养的。凭借“法道”立国平天下,最后又因为“法道”而亡。可以说,秦朝兴于实干,又亡于实干。政府,这个冷酷精准的国家机器所追求是利益,各方面的利益,财政的、民生的等等。为了维护它所定下的体制路线,不让国家、人民在发展过程中偏移路径,它会不断的纠偏。古代是推行政令,现代则大多是借助于舆论影响。

以习主席为领导核心的新一届常委班子上台后,提的最多的就是中国梦,复兴之路,实干兴国。人民日报评论员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进行过深刻理解和评论。文中,提到“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简单贴切,举个小学生都知道的“纸上谈兵”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当代真理,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不需要去证明这句话的真假,共产党带领13亿中国人干到了世界第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GDP每年都翻番的增长,中国在亚洲、全球金融危机中规避风险,安然度过,这些都说明了中国这条路的正确。韬光养晦,老祖宗教给我们在国势衰微时的护身之法。但是,当中国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提高,面对全球化后的物质浪潮,面对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面对兜里越来越多的钱,整个社会都浮躁了。人们逐渐的功利起来,逐渐的快节奏起来。在争分夺秒追逐更多金钱利益时,人们渐渐忘了应该停下来读些书,谈论人生,哲学等问题。很多人对其嗤之以鼻,认为这是途耗时间,有此时间不如去更多的工作让自己过上更好的日子。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梦想和人生意义,我说的是真正的人生的梦想,不是“好工作,高薪水,有车开,有房住,家里老小衣食无忧”等这些。真正的梦想和人生意义是更深层次的,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在整个社会舆论,大环境下,人们认识到努力工作,安分守己,这就是最好最稳妥的做法,这也符合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人们所想的是如何比别人更好更强,却不是自己的完善,不知何时大多数的我们渐渐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身上,证明自己的方法就是打败别人,获得成功。这就是典型的“成功动机过剩心理”!

《月亮和六便士》中看似拥有一切的经纪人像“被魔鬼附体,发出狂野的呼喊”,抛弃家庭,丢掉良心,去追求自己绘画理想、本我的存在。当然不可能是每个人都可以像他一样为了梦想,丢掉一切,当然社会现实也不允许这样。可是,拥有强烈炙热灵魂的人们,甘愿如此吗?在日常生活中,金金计较中失去了你的追寻,甘愿吗?不要说这是体制问题,这是社会问题。这只是你自己的问题。多一点思考,多一些交流,你一个人想不破的问题,需要很多人的智慧去破解它,在思想交流中逐渐去找回自己。这是灵魂自我寻找的过程,需要经历,需要见识,需要思想,不能困在盒中。“清谈费务”,可是有时只有从清谈,你才能从新发现道路,发现目标。为什么佛教十三经,道德经,四书五经等大智慧,在古时诞生,经历千年流传下来影响着现在的人,但现代的人,在智力教育,生活环境等如此发达的条件下却未出现过可与之媲美的著作?当人们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智慧致力于发展全人类的物质生活时,有没有想过人类的精神发展是否跟上?我觉得只有当人类的精神发展、突破后,新的科学技术才能诞生并应用,这样来达到真正的发展。

抛掉太过客观死板的利益至上,专业有用论,探讨人生价值,存在等玄虚的精神、哲学问题同样是有用的。也许是无用,可笑的,如果你已此为职业的话,对于个人甚至是可怕的灾难,而且会有很多的人,亲人,朋友劝你去接受现实,认清现实,生活才是第一位的。可我想说,社会需要各个生产行业的高精尖人才,这些人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但社会同样需要这些探讨人生,哲学,玄虚的人,是这些人在助推世界。

满地都是六便士,但是他抬头看到了月亮。

相关文章

  • 世说旧文

    《世说新语》中有一则讲的是,王羲之和谢安清谈,王逸少提到当今南朝士人应该抓实干,干实事,树新风,正所谓空谈误国,实...

  • 世说旧语

    四 一行人来“伊人俏美”歌厅,老板娘喜出望外,捉住道观柔软的大手“...

  • 世说旧语

    最近听到了一句很动听的解释,所以想在简书,说给你们听。 有一句古谚“贫贱夫妻百事哀”,大概我们都会以为,这是说失去...

  • 世说旧语-----无坚不摧

    世说旧语-----无坚不摧 乌孙国尚武,公子禾尤好剑。厚币聘良工铸剑,命之铸无坚不摧之剑。剑成,公子禾责非锐也,命...

  • 旧文-就是旧文

    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 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 对面是弄孩子。 楼上有两人狂笑;...

  • 旧文

    偶然翻到一篇刚入学时的旧文,两年时间,坚定了一些信念,消磨掉了一些情感。我亦是我,我已非我。 阳光明媚,景色怡人,...

  • 旧文

    昨天手机没电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睡觉的 早起室友一声尖叫 徐润英!九点了! !!我好像还在做梦 抖了一个激灵 毫无压...

  • 旧文-

    日志-14.7.16 (上午第二节是五年级的数学课,依然教单位换算和画线段图,将下课时告诉他...

  • 旧文

    九月,日月更迭的宿命,在我双眼紧闭的一刹那,落地生根。85岁的皮肤松弛,温度适中,在触碰的瞬间岁月一层一层斑驳、脱...

  • 旧文

    被一个天生愚型之人记住快一生是一件令人不解之事。 我很少见到他,多是因为我考学在外不经常在家。我只知道他是马路边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说旧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sh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