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厨房里忙碌的我,忽然听见桌上手机来信息了,就放下手上的事看了一眼,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跳了出来,我们互加了微信有段时间,却很少交流。
她找我啥事呀,我既好奇又高兴,她可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位播音员呀,定睛一看,是上一次她朗读了我写的《一只灰椋鸟》要发表在某公众号上,需要作者写品析。
我还是头一次被这样重视,心里不免紧张,以我的水平怎么能和央视主持人“合作”呢,这完全是我的幸运,我称自己为“傍大款”。
拿着手机琢磨了好一阵子,硬着头皮写了三百来字发了过去,也不知道行不行,内容如下:
《一只灰椋鸟》品析 生活中,我们喜欢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也常常向往置身梦幻的清晨,耳朵被鸟叫虫鸣声唤醒。
曾经我对小鸟的认知是神奇的,羡慕的,喜欢却又遥不可及的。
然而,当偶然救助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后,在一段时间的悉心照料下,小鸟渐渐长大;小鸟在放飞后却又不走时,我更加用心感受、仔细观察起小鸟的习性特点,体会人鸟互动中带来的乐趣和感动。
时至今日,小鸟已然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了不平凡的趣味。
中国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的《好鸟枝头亦朋友》,画中一人独坐树下,树桩上摆着一壶两杯,一只小鸟停在柳枝上向下探望,仿佛与画中人对语,淳朴的画中,人与自然为友为伴,透出一种岁月静好,恬淡虚无的心境。
而《一只灰椋鸟》也正是说明了万物皆有灵性,你若善待它,它便会对你微笑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