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能熊365天写作计划
那些《最后的耍猴人》

那些《最后的耍猴人》

作者: chaim | 来源:发表于2016-04-17 23:52 被阅读43次

这是 chaim “ 365 日写作计划”第  79 天的写作内容。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最后的耍猴人》,非常好看。原因只有一个:真实。

作者叫马宏杰,《中国国家地理》图片编辑、摄影师,1963年生于河南省洛阳市,1983年开始摄影,做过工人、记者,2004年至今任职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

对这本书产生兴趣一个原因是作者本身。这位摄影师,近三十年来,作品持续记录社会底层人物的真实生存状况,展现扎根于中国乡土的人物故事、风景民俗。拍有《西部招妻》《江湖耍猴人》《唐三彩的故乡》《割漆人》《朱仙镇木板年画》《采石场》《家当》等二十多组专题图片。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比赛优秀奖”。《家当》参加意大利国际摄影节,并在英国SESAME画廊、瑞士Oriental Vis Art画廊及丹麦、挪威等地展出。

另一个原因是作者是河南人,书中描述的耍猴人的家乡跟我属于一个市的,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对于这种几乎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竟然完全不知道,好奇心不可避免。

嗯,于是,选了一个周末,一口气看完。

实在佩服作者的毅力,耗费12年时间,跟拍耍猴人的生活,用相机记录这些江湖人的点滴,几乎不带有自己的观点,几乎真实地呈现了这些底层人那不可被大众所知的生活,给我带来深深的震撼。

整书看完,几点感悟:

1、摄影师是这个时代伟大的记录者;

2、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跟日常生活中认识的差距极大;

3、做事情需要耐心,尤其是你认定是对的事;

4、学习、积累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本条件;

5、找时间去新野看看这些耍猴人;

相关文章

  • 那些《最后的耍猴人》

    这是 chaim “ 365 日写作计划”第 79 天的写作内容。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最后的耍猴人》,非常好看。...

  • 最后的耍猴人

    《最后的耍猴人》-马宏杰、 耍猴人,作为社会底层生活着的一群人,为了生存与猴共生。他们养猴,训练猴,善待猴。他们待...

  • 最后的耍猴人

    最近读了一本一直想读的那本书《最后的耍猴人》,知道这本书的人应该不多,它既不是畅销书,也不是什么经典之作。 作者也...

  • 最后的耍猴人

    猴子和人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结一辈子的伴,行走江湖,赚钱养家。猴子和人养育各自的儿女,他们一起生活,一起老去,...

  • 最后的耍猴人

    第一次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瞬间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路边的耍猴人,那时候惊讶于猴子的听话,愤怒于耍猴人...

  • 《最后的耍猴人》

    普通人就是普通人,照片里的生活就像它本身一样,笨重粗粝,人的心里都磨着沙石,吃着劲,但活着!——这是柴静对此书的评...

  • 书单 |《最后的耍猴人》

    五年前,在新华书店,我与《看见》邂逅。 在这本书中,我第一次看见了耍猴人老杨和猴子的故事。 之后,寻根溯源,在《读...

  • 写给《最后的耍猴人》

    之前听人谈起闯荡江湖,不面想到各路武侠,又或者是古惑仔之类的黑道侠义。这些江湖传奇有些是快意恩仇,也有些是儿女情长...

  • 《最后的耍猴人》荐书加简评

    《最后的耍猴人》是摄影记者马宏杰所作,是一部反应河南耍猴人生活的纪实文学与摄影作品。马老师与耍猴人同吃同住,跟拍...

  • 从耍猴人看社会缩影--《最后的耍猴人》书评

    用了整整一个晚上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去年大火的书,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作者马宏杰和耍猴这个主题几乎是一无所知,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最后的耍猴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aolttx.html